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参加歌手大赛的选手终于进入决赛,但他在决赛的第一轮比赛后就被淘汰了。离开舞台前,
他请求能有最后一次机会,把准备在第二轮比赛用的歌曲献给大家。
他的演唱非常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
当他准备离开舞台的时候,一位评委对他说:“如果你把刚才演唱的歌曲放在第一轮来参赛,被淘汰出
局的不会有你。下次再参加这样的比赛,应该利用好最适合自己的歌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那个寒冷冬日的早晨,为将某套画册最新发行的一期纳入囊中,我踏上了去南京方向的地铁。
去程如往常一样平淡无奇。广播里喋喋不休地播报。观光者们大声讨论着前面摊开的地图上五颜六色的地铁线路,一些乘客身上还残留着昨夜的气息。
而我与那位修鞋匠的相遇则发生在返程途中。
就是那个人。
他饱经风霜的面孔一大半被埋在蓬乱如草、长度及胸的胡须下面。一头长发看起来久未沾水,纠结成毡,垂将下来。一只鞋子已经破旧不堪,后跟竟有块硬纸冒失地钻了出来。
他坐在那里,将一些小物件归类,并不时地将一对一对的东西放入一个小袋里。他嘴里嘟哝着,这个和这个要配在一起才合适,才最好!
合适,最好?那也不定吧!我麻木的心情被想笑的冲动所取代,肚子里一阵纠结。
这时候有乘客问他:做生意做到地铁上来了?嘿,这老头。他腼腆地笑了笑,小声说:每星期这天都要回去的。我给老伴买了几片面包。当初结婚都是别人介绍认识的。管他适不适合呢,现在挺好的,她喜欢这种面包……说着,他掏出用锡纸包着的几片面包,碎屑撒了一地。
适不适合,都好?我更加困惑。当我沉浸在画册独特的封面时,低头一看,一只鞋的前部已经张开了大嘴。我的脸不自觉涨得通红。我拖着一只脚走到他那边,不好意思地说:师傅,帮我修一下鞋。他没有说话,麻利地从包中掏出刚放好在小袋里的东西。我便问他:为什么要放在这样的小袋子里?他愣了一下,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放在一起,它们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可以互相配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适合的胶水就不能使鞋子恢复原样了。他拨了拨那翘起的鞋底,打趣道。
他一边帮我修补着鞋底,一边对我说:我很庆幸我和我的老伴的这段婚姻,因为我遇见了适合我的人,所以觉得生活很幸福。
爱情就是几片面包,一粥一饭,平平淡淡才过得最为长久、幸福。夕阳透过清水一样的窗户,斜射进来,浸在夕阳余晖里的这位修鞋人就像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尽管这枚表面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经不再新鲜,但是他那种敬业、乐业、寻求爱情真谛的精神,却将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狭小的车厢里焕发出绚丽的亮光。
在生活中,总有前路,如果认为前路迷惘,不妨偷偷撕开一个小缝,告诫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我们的选择终将像蝴蝶那样,在变成空气里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前就完美的结局。
点评:本文选材新颖,构思巧妙,修鞋匠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个故事给了我深深的教益。立意较深刻。语言基本功较好,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寓深刻的思想于生动形象的表达中,精彩!故判为一类上。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本题审题立意角度例举:
1、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精心而周密的准备很重要;
3、清醒地认识和利用自身条件;
4、把握和利用好外在条件;
5、即使失败也要自信和积极;
6、任何开始都要全力以赴;
7、生活没有预演。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1)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的才华正逐渐融入团队的协作精神,人们必将更加青睐团队精神。在团队中,队员甘愿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团队的成就,而团队的领导者,亦常常将自己摆在普通人的位置上。团队精神的实质是实现团队内部资源的最佳调配,从而以统一、有力的姿态去迎接外在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并期望最终的胜利。团队精神的外在体现:只有100分或0分,没有60分。
读了上述材料,你是怎样看待“团队精神”的?请以“团队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优美的自然景观,精美的艺术品,会让我们感动;伟人崇高的精神,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会让我们感动;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会让我们感动;古今诗人的名篇大作,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花开花谢,也会让我们感动……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这是一道典型的给材料话题作文。审题的难度在于材料自身的多义性。如果没有限制,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很多中心主题。比如:谦让是一种美德,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荣誉等等。所以,我们必须注意材料中所给的限制条件。关键在于“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这一句话。这是材料的主旨句,(要注意在很多材料中都会有这样一句概括性的句子。)它提出了两个相对的概念:团队、我。这里的“我”当然指的是个人。所以文章应该围绕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展开,不可偏废一方。还可以从另一个途径入手:即分析材料,材料中提到的是荣誉归属的问题,实质就涉及到个人利益,而与此相对应的概念必然是“集体利益”。这样一来,我们对话题所给的“团队精神”一词的内涵也有了更具体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团队精神,当是指“小我”与“大我”,“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只要抓住了这条主线,由此辐射和延展出去的立意都是正确的。?
(2)以“让我感动”为题,可结合材料中的事情:优美的自然景观,精美的艺术品,伟人崇高的精神,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古今诗人的名篇大作,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花开花谢,选取其中的一点成文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
生活中,你一定对“忽略”有自己的体验。请你展开联想,以“忽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果戈里最后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小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造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