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3 18:14: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80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鸟巢一代”。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是“迷惘的一代”还是“鸟巢一代”。
B.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永恒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了。
C.“您认为目前我国校园安全的形势如何?应该怎样预防校园灾害事故?”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两会”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
D.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优雅与舒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一概而论”指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B的“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C的“煞有介事”,贬义,指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D的“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的辛苦奔波。这里是望文生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十几年前,人们对韩国文化还仅仅停留在对泡菜的了解。而现在,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中国观众痴迷,一首《江南Style》让全球乐界追捧,一辆现代汽车让世界车坛青睐,一部三星手机让科技大佬美国苹果甘拜下风。能让全球消费者趋之若鹜,当然少不了奇思妙想、精益求精乃至吹毛求疵的品牌工程师、设计师,同样离不开整个国家对创新环境的建设。

A.痴迷
B.甘拜下风
C.趋之若鹜
D.乃至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词语的解释来判断。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D.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诗歌断句要掌握不能拆开词汇,一个完整的词汇可划开。如问苍茫中,苍茫是一个词,可同问分开。所以本句应这样断:问/苍茫/大地
点评:本题不难。答此类题要反复诵读,不要割断语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近几年来,由于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因而造成不少西部高校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这对那些普通高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他为人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有时未免给人感觉有些别扭。
C.一年多来,日本首相安倍不断向中国发难,对北京方面的愤怒要么狡辩,要么置若罔闻,在右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D.近十年来.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内容低俗,文字粗劣,让人不忍卒读的作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成语和俗语的把握。做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句子的具体语境,其次要把握词语或俗语的含义,再从词语的褒贬、程度、范围、轻重等入手辨析,最后还应熟悉词语误用的各种类型,如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褒贬不当、敬谦错位等。
A项“釜底抽薪”,不合语意,它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应用“雪上加霜”,问题越来越严重。?
B项“丁是丁,卯是卯”,不合语境,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儿也不含糊、不马虎。
C项“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文学、文化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末年的三千多年历史。
B.《李将军列传》,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
C.小说《在酒楼上》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重要作品,被誉为“最富鲁迅气氛”,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写照。本文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通过发掘小说中的细节,探讨分析当时社会上新型知识分子的心态以及形象。该文收录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
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为了复仇故意装疯,既是为了避免叔父的猜忌保护自己,也是为了考验自己心上人奥菲利亚在重压之下是否还真的爱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D项“考验”错。本题涉及到了对名著中名句掌握情况的考查;还涉及到了对作品中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情况的考查;以及对作品中写作手法的分析。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