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01-13 18:32: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数列数说数九寒天数典忘祖
B.和亲平和曲高和寡和衷共济
C.漂浮漂泊漂沦憔悴漂落四方
D.与其参与与日俱增与虎谋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多音字题型。A项“数列”中的“数”读shù,其他读shǔ;B项“曲高和寡”中的“和”读hè,其他读hé;D项分别读yǔ、yù、yú、y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预测,我国现在已进入了价格上升阶段,2008年CPI涨幅将在4%左右。
B.吴晓灵小的时候,有一个写毛笔字用的墨盒,“我爱学习也爱玩”这句话被她一笔一画地写在墨盒上。
C.物价什么时候不再涨了,大学生找工作会变得容易些吗,“留守儿童”有望在城里跟父母团聚吗?……这些民众关注的问题,重新进入到我们的视野。
D.日升日落,年去年来,2007年已成历史。这一年里,无论精彩与遗憾、喧哗与骚动、光荣与梦想,“俯仰之间,皆成旧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C项中应将前两个逗号改为问号,第一句为特指问,第二句为是非问,均非选择问,所以每句后均应为问号。A项重点考查书名号的运用,B项重点考查引号的运用,D项重点考查顿号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洛阳市长途汽车总站的一则告示,请找出其中使用不当的词语并予以修改。(4分)
敬告
洛阳市至宁波市1月1日至3日的车票已经售完。本站将调拨客车增开加班车,请旅客随时查看本站公布的临时行车信息再购加班车票。
由于前段时间山洪暴发,路桥毁损严重,本站北门暂时封锁,请旅客服从本站人员的指挥,从南门出入,不便之处,敬请各位旅客包容。


参考答案:(1)“封锁”改为“封闭”。(2)“包容”改为“包涵”( 或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找出一个使用不当的词语给1分,改对一个给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礼记·学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注】①操缦:小曲。②博依:指可以歌咏的杂曲。
小题1:《礼记·学记》所写的内容与材料(1)中孔子的话有怎样的关系?(2分)
小题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要评析孔子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游于艺”的意义和做法。(2分。意思符合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名著的能力。这是名著阅读鉴赏题,解答试题首先是读懂材料,此题考查的内容包括一、三两则材料,通过平时学习,应该能够读懂出自《论语》的材料;其次是按照题干解读材料,此题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就是说怎样“艺与乐与游”的,共同的内容都是写“游于艺”的意义和做法。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此题的解读范围指前两则材料。该题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读懂这两则文言文,能够明白孔子这两句话的含意。第一句讲仁、德、六艺三者在培养学生中的关系;第二句讲孔子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的担忧,他认为,只有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参考翻译:
(1)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2)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3)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调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在2月6日落下帷幕的“汉语盘点2009”年度字词网络征集活动中,“被”字与“民生”“浮”“金融危机”一起,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第一。
“被××”成为一种万能句式:“被自愿”、“被增资”、“被小康”、“被就业”……“被”这个新兴于2009年的网络热字表达了人们太多的复杂情绪。
“被就业”:部分高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以证明自己已就业。有些高校甚至包办填表盖章,在毕业生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就业”了。
“被自愿”:某县教育局要求读某重点小学的孩子必须缴纳9000元的“慰问金”,该县教育局长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家长的“自愿”行为。K^S*5U.C#O%
(1)根据以上材料,用一句话解释“被”字的含义(3分)
(2)入选2009年年度字的为什么是“被”字?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参考答案:【答案】(1)“被”指的是人们 在不知情或不情愿的情况下由别人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