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3 18:52: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与“杂然相许”的“然”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③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困困焉。???④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⑤夫子莞尔而笑。?????????????????????????????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⑦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A.①②
B.③⑤
C.④⑦
D.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2356形容词词尾,2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4代词,这样;7动词,好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________。
(2)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________着学术研究,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了一些所谓学术成果。
(3)听证会的重点,____________充分听取不同意见,___________根据决策者的意愿,选择一些代表为自己的理由帮腔。

A.萍水相逢侵袭不仅是/而且是
B.不期而遇侵袭应该是/而不是

C.萍水相逢侵蚀不仅是/而且是
D.不期而遇侵蚀应该是/而不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侵袭:侵入并袭击;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⑤可谓智力孤危??????????????????????????????????⑥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⑦思厥先祖父?????????????????????????????????????⑧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③④⑥  
B.①⑤⑦  
C.②③⑤  
D.①③⑥


参考答案:选D


本题解析:②故事:旧事,前例,④至于:以致.以至于,⑤智力;智慧力量,⑦祖父:祖辈父辈,⑧其实:它实际,②④⑤⑦⑧均为古今异义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明日,集群臣宴会????????????????? B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C 尝见史舍人嗣彪,暗中捉笔书条幅??? D 俯首骤入,勿逡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第二天; B 根据这个;C 黑暗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四川遭遇50年一遇的干旱,今年的用水形势严峻,需要好好????一番,更需要为抗旱提早???
(2)他家里的???比较古朴,因此,????起来往往比较困难。
① 摆设?????②筹划?????③?陈设?????④筹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筹划、筹备: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陈设、摆设: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