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3 19:00: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常用词语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打烊yàng 讥诮qiào    盘桓huán
B.呆板dāi  机械xiè    滂páng沱
C.湍急tuān 蹒pán跚shān 澎péng湃pài
D.傣族dǎi  缉私jī    赔偿chán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滂pāng沱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IDTH: 493px; HEIGHT: 116px; 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width="493">A.长(hāo)伤(chuàng)目(zì)不加思索 B.(chí)躅辽(xiòng)百(kě)苍海一粟 C.惊(zhé)笨(zhuō)体(xù)星辉斑斓 D.(sù)源视(wǔ)忸(niè)准备就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英文里,幽默是神来之笔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高级的幽默,________。它往往是灵光一闪,绣口一开,_________。而且,它的表达愈含蓄,______,_______。
①太夸张太露骨会削弱幽默的效果
②是一种讲究自然和含蓄的艺术
③太严肃可能产生不了幽默
④艺术性也就愈高
⑤暗示性愈强
⑥在不经意间就构成了幽默的语境
A ①③②⑥④⑤?? B.①③⑥②④⑤??? C.③①⑥②⑤④??? D.③①②⑥⑤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二空看,“产生”与“削弱”有先后之分,应该填入第③句,再填入①句;第②句是对“高级的幽默”的解说,且与“灵光一闪,绣口一开”不协调,应填在第三空;“暗示性强”与上文的“表达的含蓄”均是具有艺术性的条件,故第⑤句应排在第④句之前。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题1】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的内容。(3分)
【小题2】写出漫画的寓意。(2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画面左下方一个孩子手拿着遥控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漫画标题,其次看漫画文字内容,最后看漫画所画内容,把这些用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便是漫画内容。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及表达能力。答题时,可先观察。包括看题目和看画面。漫画的题目能补充画面所不便给出而又十分重要的信息,它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漫画的主题。然后再根据漫画进行理解。在“观察”的基础上,正确理解画面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最近,顾军在媒体上频频曝光,同时,他在商界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B.十多年来,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在香港歌坛上鼎足而立。
C.在毕业十周年的聚会中,大家谈起从前的那些趣事,笑得不可开交。
D.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演员们施展出浑身解数来回报观众的热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对立。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