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3 19:00: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应是:( )
语言文字的运用仍然存在混乱现象,      文言、方言,生造词语,文理不通,文章空话连篇等问题屡见不鲜。     繁体字,     自造简化字,写错别字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A 滥用 滥用 乱用     B 乱用 滥用 乱用
B 滥用 乱用 滥用     D 乱用 乱用 滥用


参考答案:【答案】
A


本题解析:【解析】
“滥用”多指“过度(没有限制)地使用”,“乱用”则指“任意、随便(没有条理)地使用”,辨析以后,可知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或者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正是严冬天,朔风四起,却早洋洋洒洒卷下一天大雪来。学校为失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B.翠翠当年这是最开心最无忧无虑的时候,而四川灾区的这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学生在豆蔻年华却要承受失去双亲的无尽的悲伤。
C.无边的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我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D.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 洋洋洒洒: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此处应改为“纷纷扬扬”B/ 豆蔻年华:十三四岁的小姑娘。C/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望文生义D/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褒贬失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背时倍道悖入悖出悲天悯人
B.托庇脱档脱颖而出唾面自干
C.协理胁迫斜晖脉脉携手合作
D.厌弃艳羡偃旗息鼓燕雀处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项中“悲”为阴平声,其余为去声;B项中“唾”为去声,其他均为阴平声;D项中“偃”读上声,其余读去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财政的病灶、腐败枉法的危害、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和炒房者“搅混水”的混乱等因素引起的。
B.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
C.专家明确指出,此次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的使用,中国新生儿的取名用字也必须从中选取,乱取名、取怪名将得到遏制。
D.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性、先进性的特点,这使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各地广泛而持久地传播,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可以说是绠短汲深。
B.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自己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由“觉”产生的意义,使他的人生踌躇满志。
C.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可比拟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D.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长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解析]A绠短汲深:汲水的绳子短却要从深井里汲水。比喻能力有限而任务很重,多用作谦词。与语境不合。B踌躇满志:踌躇,得意的样子,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含贬义,与语境不合;C无可比拟:比拟,比较,没有可以相比的,与语境不合,应改为“无所适从”。)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