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3 19:00: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王。②傥:假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齐伯夷???????让:责备
B.伯夷、叔齐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
C.扶而之???????去:使……离开
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周??????宗:尊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遂饿死首阳山????????????????②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B.①积仁洁行如此饿死????????????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①亦各从志也??????????????????②尔无忘乃父之志
D.①岂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②魏亦复信陵奉公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2、阅读题  李姬传?????【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赌,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士大夫贤否,张学士博、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钦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①,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钦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钦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氏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②,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③。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④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论城旦:被定罪判刑。城旦,古代刑罚名。②世望:家世和名望。③下第:指侯方域应试未中。④东汉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尤工琵琶词,然不轻也发:演奏
B.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之偿:偿还
C.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其事首:带头揭发
D.乃所善王将军假: 借助
小题2: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为清议交接皆当世豪杰
B.姬为养女人有高义
C.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奈何阮氏负至交乎
D.非结客王将军殊怏怏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姬“见识卓异,风骨凛然”的一组是(???)(3分)
①所交接皆当世豪杰??②能辨士大夫贤否????③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④邀姬一见,姬固却之?⑤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⑥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李姬母亲有侠气,是为了衬托作为养女的李姬有乃母之风,为后面直接写李姬的“皎爽不群”埋下了伏笔。
B.皖人阮大铖者依附魏忠贤,被定罪判刑,为清议所斥。当时王将军不断拉拢,侯方域终于向阮氏屈服。后在李姬的劝说下,侯生与王将军断绝了来往。
C.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为聘,邀李姬见面,李姬断然予以拒绝,因为田仰与阮大铖有牵连,李姬孤标傲世的性格于此可见一斑。
D.本文章选材精当,通过含蓄委婉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美丽绝伦、不慕荣利、不屈服权势、对社会政治保持清醒认识的、情义深重的歌伎形象。
小题5:断句和翻译
(1)根据句意,用“/”进行断句。(3分)
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4分)
?????????????????????????????????????????????????????????????????????
②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3分)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①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离娄上》)
[注]①节文:礼节,礼仪,在这里用作动词。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智的实质在于明白仁和义的道理且在行动上不背离。
B.孟子认为能恭敬地遵循礼仪侍奉父母,是礼的实质之一。
C.孟子认为,乐的实质是乐于依礼侍奉父母、顺从兄长。
D.孟子认为人之所以手舞足蹈,是因为由礼、智产生了快乐并消除了厌恶的情绪。
(2)孔子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结合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孟对于“礼”的看法有什么相同点,他们分别怎样阐述这一观点?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官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禅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汉书·霍光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霍氏秉权日久秉 :执掌
B.天下害之  害 :陷害
C.客有过主人者过 :拜访
D.威震主者不畜畜 :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B.①而又行以逆道②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C.①夫奢则不逊            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D.①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②凡四方之士未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小题3:下列句子全都为“霍氏诛灭”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①霍氏奢侈????????????????????????②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③霍氏秉权日久????????????????????④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⑤大将军霍光从骖乘????????????????⑥福独不蒙其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徐生认为,人君倘若爱护臣子,就不应该让臣子生活奢侈,并且不让他们长期秉权。
B.霍氏诛灭后,徐福上书朝廷,说明自己察微知著,建议皇上抑制霍氏,论功更应受赏.
C.在文中”焦头烂额为上客”一语喻指揭发霍氏变乱的人受到封赏。
D.“贵徙薪曲突之策“的喻意是应该重视那些在带预见性的意见,防患于未然。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3分)
(2)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有人日其邻之鸡者——攘:窃取
B.则必酒肉而后反——餍:讨厌
C.与其妾其良人——讪:讥笑怨骂
D.今夫天下之人牧——人牧:统治百姓的国君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