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3 19:21: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填空(6分)
小题1:云树绕堤沙,??????????????????????????????????
小题2: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
小题3:?????????????,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小题4:《窦娥冤》的作者是元代伟大的戏剧家????;司马迁的著名传记 《?????????????》含有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


参考答案:
小题1: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小题1:一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二舅母王夫人,大舅母邢夫人,贾珠的妻子李纨,“凤辣子”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
B.初春时节,黛玉做了一首诗《桃花行》,大家称赏不已,议定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林黛玉为社主,三月初五日齐集潇湘馆。
C.宝玉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来看黛玉。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说要弄一套给她,黛玉笑着说自己穿上就成了渔婆。言毕,她顿觉失言,羞得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D.抄检大观园,查到探春,探春命丫鬟们秉烛开门而待。但探春只允许搜查她自己的东西,丫鬟的东西不能碰。查到惜春处,竟在入画箱中搜出一些银锞子和男人的靴袜等物。惜春胆小,见了这些虽害怕,但仍袒护入画,还宣称自己早知道此事。
E.在“试文字宝玉始提亲”章节里,有人给宝玉说亲,女方是才貌双全,家境殷实,只是要女婿入赘,说亲未果。而后邢夫人向贾母建议说:“何用别处去找,一个宝玉,一个金锁的天配姻缘,老太太怎么忘了?”此建议得到贾母等人的赞同。


参考答案:D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课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内容,作者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怎样的?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看似作者少年时的思维超出同龄人?,其实只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并且保持了这样奇特的想像力,由此奠定了他对高维空间理论探究的基础。
B.他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另外,“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底”,也表现了他有毅力、有恒心的性格,这是成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
C.高中时代,本应“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享受青春年华,但作者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作者进行这样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
D.作者有这个天赋,运气好,而且得到过很多一流科学家的点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小题1: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2: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小题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6: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 《雨霖铃》 )
小题7:千骑拥高牙,吟赏烟霞。( 柳永《望海潮》 )
小题8: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参考答案:
小题1:惊涛拍岸
小题2:水随天去秋无际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需要考生熟记教材中相关篇目的背诵及默写情况,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诗句中“惊、随、蓑、平、樽、堪、清、萧、霭”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故曰: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圣人无名。(庄周《逍遥游》)


参考答案:(1)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
(2)月如钩 寂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