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21分)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打柴),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怖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是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选自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犬救幼女》)
渭州蒿店有巡检廨宇,率命班行领卒数百戍焉,庆历中,羌人入冠,巡检张殿直者应援于外,其家悉为番贼所俘虏。既入贼境,骨肉皆为赏口,其妻分隶一番酋,俾主汲炀之役,每荷汲器至水次,必南望,大恸而后归其家。一犬亦攘掠而得者,常随妻出入,屡衔其衣,呦呦而吠,摇尾前行十数步,回顾又鸣,如此者半岁。妻因泣谓犬曰:“汝能导我归汉耶”犬即跃鸣,妻乃计曰:“住此而生不若逃而死,万一或得达汉。”计遂决。俟夜,随犬南驰,天将晓,犬必择草木岑蔚之处,令妻跧伏,犬即登高阜顾望,意若探候者,时捕雉兔衔致妻前,得以充饥,凡旬日达汉境。巡逻者以闻,访其夫尚在,乃好合如故。自此朝暮所食必分三器,一以饲犬。斯事番人具知之。
评曰犬六畜也惟豢养之恋既陷夷狄之域尚由思汉又能导俘虏之妇问关而归可谓兽貌而人心也有被衣冠而叛父母之国者斯犬之罪人也。???(选自张师正《括异志·蒿店巡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母惊怖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竟:终于
B.率命班行领卒数百戍焉领:统率、率领
C.犬,六畜也,惟豢养之恋惟:只,只有
D.俾主汲炀之役俾:使,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住此而生不若逃而死吾尝终日而思矣
B.巡检张殿直者应援于外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意若探候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D.巡逻者以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两则材料写的都是“义犬”,第一则材料通过铺叙、抑扬等手法,写了义犬依偎在小女孩身边,最终让小女孩战胜寒夜存活的令人惊叹的故事;第二则材料中的义犬则和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联系在一起。
B.小女孩在狗的忠心保护下大难不死固然让同乡人称奇,但邻里间互帮互组也让人羡慕不已。
C.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两则材料的现实价值:人畜是平等的, 既然狗可以救人,人也当然可以敬狗,劝解人以一种敬畏生命的精神去爱护和保护大自然。
D.张殿直的妻子被番人俘虏后,受了与她一起被抢来的狗总爱南望的影响,一心南归,在狗的帮助下最终成功。
小题4:用斜线(/)给上面文段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
评 曰 犬 六 畜 也 惟 豢 养 之 恋 既 陷 夷 狄 之 域 尚 由 思 汉 又 能 导 俘 虏 之妇 问 关 而 归 可 谓 兽 貌 而 人 心 也 有 被 衣 冠 而 叛 父 母 之 国 者 斯 犬 之 罪 人 也。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俄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3分)
译文:??????????????? ???▲??????????????????????? ?????
(2)庆历中,羌人入冠,巡检张殿直者应援于外,其家悉为番贼所俘虏。(4分)
译文:??????????????????? ▲????????????????????????? ?????
??????????????????? ▲????????????????????????? ?????
2、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3分)
小题2: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3分)
小题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分)
小题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分)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夭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雩而雨,何也:________
(2)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________
(3)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方式及意义。
(1)大天而思之:_______
(2)孰与物畜而制之:_______
(3)孰与骋能而化之:________
(4)思物而物之: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自然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秦王还柱而走。
D.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5、写作题 【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08山东卷)
【小题1】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治长》)
古来圣贤皆寂寞, 。 (李白《将进酒》)
【小题2】江畔何人初见月?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3】知我者,谓我心忧; , 。 (《诗经·黍离》)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苏洵《六国论》)
【小题4】君子生非异也, 。 (《荀子·劝学》)
弦弦掩抑声声思, 。 (白居易《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