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分明怨恨曲中论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整顿衣裳起敛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沛公不胜杯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令将军与臣有邰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且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⑧
B.②⑤⑥⑦⑨
C.②③④⑥⑧
D.①③⑤⑧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国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
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涉。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送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怨德美恶,莫不自归焉。
元和二年,转兖州刺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功曹史戴闰,故太尉掾也,权动郡内。有小谴,禹令自致徐狱,然后正其法。自长史以下,莫不震肃。
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泊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特蒙赏赐。
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邓太后以殇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给帷帐床褥,太官朝夕进食,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及安帝即位,数上疾乞身。
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食邑千二百户。五年,以阴阳不和①策免。七年,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张禹传》)
注①:君臣不和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遂鼓楫而过鼓楫:挥动船桨。
B.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属:属于,归属。
C.闻车驾当进幸江陵幸:皇帝到某地。
D.及安帝即位,数上疾乞身乞身:告老还乡。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 / 吾尝终日而思矣
B.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 / 作师说以贻之
D.乃诏禹舍宫中 / 遂乃研合阴阳,妙尽璇机之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禹为人忠厚,别人送来的为他父亲办丧事的财物,他一概不收。他把田地房屋都给了他的伯父,自己寄居在伯父家里。
B.张禹当官为民,任扬州刺史时,亲自察验,纠正了许多冤案;担任下邳相时,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老百姓能温饱自给。
C.永元十五年,皇上要南巡祭祀江陵的园庙,张禹认为皇上不应该冒险到太远的地方去,于是派驿使送去劝谏的奏章,皇上走到半路就回来了。
D.邓太后非常器重张禹,张禹在朝中的地位超过了三公。永初五年,因君臣不和,皇上用策书免去了他安乡侯的爵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B(属:连着,接着)
小题2:D(A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表修饰的连词;B代词,“他”/助词,用在中心词与补语间;C介词,“凭借”/介词,“与”、“和”;D均是副词,“于是”)
小题3:C(江陵和园庙不在一个地方,张禹对皇上南巡祭祀园庙并不反对,只是反对皇上到江陵去。)
参考译文: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国地方的人。张禹生性忠厚节俭。父亲死了,汲地的官吏和百姓送来给他办丧事的财物前后达数百万之多,张禹都没有接受。还把家里的田地住宅让给伯父,自己寄居在伯父家里。
汉明帝永平八年,张禹被推举为孝谦,缓慢地升迁;汉章帝建初年中,张禹被授予扬州刺史。任职后应当渡江巡行所属郡县,中原的人都认为江中有伍子胥的魂魄,很难成功渡过去。张禹准备渡江,官吏坚决请求,张禹不听。张禹严厉地说:“伍子胥如果在天有灵,知道我立志要审理冤案错案,难道会危害我吗?”张禹于是就挥动船桨,成功过了江。张禹走遍所有的郡县,一些偏僻的地方也无处不到。亲自核查记录囚犯的罪状案卷,多数察其情,明其冤。官吏和老百姓都希望见到他,人们心怀喜悦、怨恨、称颂、好坏、都愿意主动说给他听。
汉章帝元和二年,张禹调任兖州刺史,也有清廉公正的口碑。元和三年,升为下邳国相。徐县北就边界有个蒲阳坡,附近有许多田地,可是都淤寒荒废,没有人修整。张禹带领百姓修建水闸,疏通沟渠,引水灌溉,于是开垦出几百顷肥沃的农田。劝励率领官吏和百姓,借给他们种子,并亲自参加劳动,于是田地大丰收。邻近郡县贫穷的人,投靠张禹的有1000多户,屋子一栋接一栋,蒲阳坡的下面成了一个城镇。后来一年多,开垦的田园达1000多顷,老百姓解决了温饱,能自给自足。功曹戴闰,是前太尉的属官,权达郡内。犯有小的罪过,张禹命令他主动到徐县的狱中去,然后依法治他的罪。自长史以下官吏,没有不感到震惊而收敛的。
永元十五年,汉和帝南巡祠园庙,张禹凭着太尉兼卫尉的身份留守。张禹听说皇上准备到江陵,他认为不应该冒险到远地去,用驿马送去劝谏的奏章。皇上下诏回复说:“巡视祠园庙已经完成,准备到南方祭祀长江,恰好得到你的奏章,临近汉水就回来了。”等到和帝回来以后,张禹得到皇上特别的赏赐。
延平元年,张禹升为太傅,总领尚书事务。邓太后因为殇帝年幼,想让重要职位的大臣居住在皇宫中,于是下诏让张禹住在宫中。并赐给他帷帐和被褥,由宫中掌管饮食的太官早晚向他献上吃的,五天才回一次家。每次朝见,太后特别赞赏张禹,让他独坐一席,与三公的座席分开。等开安帝即位后,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永初元年,凭借尊立天子的功劳被封为安乡侯,食邑1200万户。永初五年,因君臣不和,皇上用策书免去了他安乡侯的爵位,永初七年,张禹死在家中。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刘权,字世略,彭城丰人也。祖轨,齐罗州刺史。权少有侠气,重然诺,藏亡匿死,吏不敢过门。后更折节好学,动循法度。初为州主簿,仕齐,释褐奉朝请、行台郎中。及齐灭,周武帝以为假淮州刺史。高祖受禅,以车骑将军领乡兵。后从晋王广平陈,以功进授开府仪同三司,赐物三千段。宋国公贺若弼甚礼之。开皇十二年,拜苏州刺史,赐爵宗城县公。于时江南初平,物情尚扰,权抚以恩信,甚得民和。炀帝嗣位,拜卫尉卿,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大业五年,从征吐谷浑,权率众出伊吾道,与贼相遇,击走之。逐北至青海,虏获千馀口,乘胜至伏俟城。帝复令权过曼头、赤水,置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留镇西境。在边五载,权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诸羌怀附,贡赋岁入,吐谷浑馀烬远遁,道路无壅。征拜司农卿。加位金紫光禄大夫。寻为南海太守。行至鄱阳,会群盗起,不得进,诏令权召募讨之。权率兵与贼相遇,不与战,先乘单舸诣贼营,说以利害。群贼感悦,一时降附,帝闻而嘉之。既至南海,甚有异政,修建城郭,绥集夷夏。数岁,遇盗贼群起,数来攻郡,豪帅多愿推权为首,权竟尽力固守以拒之。子世彻又密遣人赍书诣权,称四方扰乱,英雄并起,时不可失,讽令举兵。权召集佐僚,面斩其使,竟无异图,守之以死。卒官,时年七十。
世彻倜傥不羁,颇为时人所许。大业末,群雄并起,世彻所至之处,辄为所忌,多拘禁之,后竟为兗州贼帅徐圆朗所杀。
史臣曰:刘权淮楚旧族,早著雄名,属扰攘之辰,居尉佗①之地,遂能拒子邪计,无所觊觎,足为守节之士矣。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注:尉佗:原名赵佗,原为南海郡的龙川县令,秦末他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为南越武王,文中指南越。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武帝以为假淮州刺史——假:代理
B.宋国公贺若弼甚礼之——礼:礼遇
C.子世彻又密遣人赍书诣权——赍:送
D.时不可失,讽令举兵。——讽:讽刺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刘权坚守正义的一组是 [???? ] ①藏亡匿死,吏不敢过门
②时江南初平,物情尚扰,权抚以恩信,甚得民和
③在边五载,权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从
④从征吐谷浑,与贼相遇,击走之
⑤豪帅多愿推权为首,权竟尽力固守以拒之
⑥ 权召集佐僚,面斩其使,竟无异图,守之以死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权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北齐、北周、隋朝为官。尤其在隋朝为官之时,他秉公执法,造福百姓,深受朝廷的器重和人民的喜爱。
B.刘权是淮楚旧族,很早就英名显著,年少的时候有侠义之气,看重许诺的事。后来他改变不好的习惯变得好学,一举一动都遵照法度。
C.他的儿子刘世彻暗中派人联系他,让刘权乘着天下大乱之势起兵,刘权拒绝了儿子的建议,一直到死都没有反叛,实在是守节之士。
D.刘权在任南海太守之时,遇见盗贼多次前来攻打,当地的豪杰推举他为首领,让他率领大家出城迎战,他竟然在城内固守。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征吐谷浑,权率众出伊吾道,与贼相遇,击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权召集佐僚,面斩其使,竟无异图,守之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D
4.(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给下列句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B.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C.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D.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