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成语的使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2017-01-13 19:58: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言谈举止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B.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C.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
D.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共同进退。课外拓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格格不入:指有抵触,不投合。B.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多用来指对制度和方法。D.沆瀣一气:唐朝科举考试中,考官崔沆取中了一名叫崔瀣的考生,有人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比喻意趣投合的人勾结在一起,含贬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众多的媒体记者,范甘迪唇枪舌剑,侃侃而谈。场上气氛十分融洽。
B.一个成功者遭遇失败,在中国会得到同情和帮助,在日本就不同了,人们马上对你另眼相看,理都不理你。
C.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D.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B.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地去解决问题。
C.到肯德基呢?一个食量正常的人,少则七八元,多则二十元足矣。门外还挂着三块价格表,有意问津者看上几眼便可一目了然,决无阮囊羞涩之虞。
D.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一套极其圆滑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信步闲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春意阑珊”是指春天的迹象将近衰落的意思,贬义,不妥;B项“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句中讲的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与“生吞活剥”的语意完全不符;D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或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有时我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体会到其中最细微的感情,捕捉到其中耐人寻味的思想,想象到其中优美的图景,感触到其中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不觉反复吟哦,踌躇满志。
B.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它早已不胫而走,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
C.巴金老人生前曾多次给我们吹耳边风,强调中学生要学好作文。
D.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语境意思不在取得的成就,应为“悠然神往”。B.“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播很快。这里应为“无影无踪”。C“耳边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最近加拿大和俄罗斯都对北冰洋提出的领土要求,一位国际法教授说:“他们实际上是在迎合媒体,都在利用屡试不爽的北方民族主义。”
B.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C.马克思在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不是浅尝辄止。
D.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奥运会的主办,我国一定会让其他国家刮目相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这里应改为“骇人听闻”。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成语的使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