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宋史—苏轼传》
【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上元敕府市浙灯 ?市:购买
B.水决不能败城?败:让……毁坏
C.尾属于城?属:隶属
D.以虞水之再至?虞:戒备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且令损价??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B.然百姓不可户晓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C.城不沉者三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
D.朝廷从之??锻炼久之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
B.民赖(新政)以安
C.朝廷知法害民,(乃)罢之
D.驱(富民)使(之)复入(城)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品质的一组是(?)
①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②每因法以便民
③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④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⑤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⑥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 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上书皇帝说,皇宫在元宵节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家喻户晓,应该撤回诏令。
B. 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因关注百姓的诗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后被贬黄州,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本题解析:
1、C.(属:连接)
2、C(都是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A前一个是“而且”,后一个是“暂且”;B前一个表转折“然而”,后一个为“这样”; D前一个是代词“他”,后一个是时间词词尾,不译。)
3、B(民赖(苏轼的因法便民)以安)
4、D (①是皇帝买灯的原因 ④是卒长的行动 ⑥是被贬后的生活)
5、A(朝廷压低价格买灯办灯会,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劳民伤财。苏轼委婉的说老百姓不能明白皇帝为了让太后高兴而办灯会的孝心)
参考译文:
熙宁四年,适逢元宵节,皇帝下令压低价格为宫中购买花灯。苏轼上书说:“您哪里是自己喜欢看花灯呢?您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太后高兴罢了。而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认为您是为了满足眼睛观赏这样小的需要,夺取了他们吃饭穿衣所必需的钱财。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响很大,希望您收回这个命令。”皇帝于是下诏停办这件事。当时王安石正在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这时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
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备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调任湖州,因为有一些不便于民的事情不敢明说,就写诗暗示,希望对国家有所帮助。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从他的诗中挑出一些词语,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说苏轼的诗是在诽谤朝廷,把他逮捕押赴台狱,想置他于死地。案件审问了很久也没有判决。神宗非常喜欢苏轼的才学,安排他担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与黄州的田父野老,一起生活在溪旁山间,在东坡修筑房舍,自号“东坡居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用法分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雨泽下注 ②垣墙周庭
③亦遂增胜 ④乳二世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⑧欲穷其林
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⑥/③/⑦/⑧
C.①⑥/②④⑦/③/⑤/⑧??
D.①②④⑤⑥⑦/③/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粗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B.①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C.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
D.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悦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政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临:到
B.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徇:示众
C.士卒次舍 次:驻扎
D.身自拊循之 循:顺着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悦之,以为将军 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B.夕时,庄贾乃至 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C.百姓之命皆悬于君 齐人勿附于秦
D.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司马穰苴具有文武才能的一组是( )
①将兵扞燕晋之师 ?
②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
③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 ??
④最比其羸弱者?? ??
⑤誓盟而后入邑 ??
⑥景公与诸大夫郊迎???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概括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穰苴向景公要求派德高望重的宠臣来监军,目的在于制约士卒,取信百姓,以便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顺利地完成“将兵扦燕、晋之师”的任务。
B.司马穰苴素来就看不惯庄贾的“骄贵”,事先与庄贾约定军营会见的时间,在军中采取立表下漏的措施,这些都是为置庄贾于死地而预设好的陷阱。
C.司马穰苴有理有据地不执行景公赦免庄贾的命令,斩了庄贾,又杀了使者的车夫等示众,严明的军纪震慑了三军将士,极好地收到了令行禁止的效果。
D.司马穰苴关心将士的饮食起居,疾病医药,安置赢弱,又把将军应享受的钱财粮食分给士卒,过着士卒的生活,这些既使士卒争为“赴战”,也使晋燕闻而退师。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悦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许多网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