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3 20:00: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
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们的面庞柔和了 就更能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 我们的身体柔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时注意理解“柔和”的基本内涵,所给仿写对象“声音”“目光”告诉我们要写人的身体器官或功用,譬如写“笑容”“神情”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B.长沙阳光100国际新城是一个瞄准青年白领的国际社区,“80后”在此购房比例大约占30%以上。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D.浙江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语序不当,应先“重视基层”后“加强基层”。B.重复赘余。“大约”“以上”二者去掉一个。D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应为“防止出现……现象”或“防止……现象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的熟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淤积绿菌场娇健独占鳌头
B.联结抠字眼引申拾人牙惠
C.融资殊不知传诵委曲求全
D.繁衍冠名权坚韧磬竹难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A中娇健应为矫健,B中拾人牙惠中的惠应改为慧,D中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家的进度      就要超过咱们了,咱们得加油干呐。
②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      太主观了。
③李伟思想敏捷,李黎的思想       敏捷。

A.马上 未免 更加
B.马上 不免 更加

C.立刻 不免 越发
D.立刻 未免 越发


参考答案:【答案】 .A


本题解析:【解析】“马上”、“立刻”都表紧迫性,但“马上”的紧迫性有时幅度较大,“未免”表示 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重在评价,“不免”表示客观上不易避免;“越发”限于同一事物的进步变化大,两种事物比较不能用“越发”。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