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3 20:04: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_,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_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参考答案:(1)吟鞭东指即天涯 化作春泥更护花
(2)朝廷之臣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默写。
①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秋以为期。(《诗经·氓》)
②磐石方且厚,__________。蒲苇一时纫,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参考答案:①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②可以卒千年 便作旦夕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赤壁赋》)



参考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忽如一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填空。
(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
(2)美国女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篱笆那边》是一首平易美丽的小诗,诙谐、顽皮、简单中蕴藏着深邃,耐人寻味。
(3)文以载道,立德立人,中国古代散文十分注重传统精神的弘扬熏陶,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这些思想观念至今仍能陶冶性情,滋养灵魂。


参考答案:(1)《警世通言》??
(2)狄金森??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