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曾益其所不能
B.所以动心忍性
C.得志与民由之
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读书故事二则
(一)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①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广?”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莫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二)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传·高凤》) 注:①出:过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 阙:欠缺
B.居贫,躬自稼穑——躬:弯腰
C.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博:通晓
D.耽玩典籍,忘寝与食——耽:沉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或以为痴——木欣欣以向荣
B.因对之流涕——相如因持璧却立
C.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曝麦于庭——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皇甫谧勤奋钻研的一组是(???? )
①修身笃学,自汝得之
②就乡入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③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④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
⑤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⑥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今年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B
3.D
4.(1)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答题。(4分)
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小题1:(1)孔子在这里把“圣”当做“仁”的至高境界,他指出的推广仁爱的重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2分)
(2)试联系已学内容,说说你对孔子倡导的“仁爱观”的理解。(2分)
小题2: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大多数人信奉“金钱不是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而孔子一味夸赞颜回的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实在是迂腐悖时之论。请说说你的看法。??? (3分)
参考答案:小题1:(4分)(1)(2分)能近取譬,推己及人,从主观愿望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宋江夏王义恭闻之,引为行参军。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①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②,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元徽初,迁梁州刺史,辞不赴职,迁越骑校尉、征北司马府主簿。建平王将称兵,患谦强直,托事遣使京师,然后作乱。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永明初,为冠军长史、江夏太守,坐被代③辄去郡,系尚方④。顷之,免为中散大夫。
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⑤自效。十四年,诏曰:“光禄大夫孙谦,清慎有闻,白首不怠,高年旧齿,宜加优秩。”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已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注】①敕:帝王命令。②生口:奴隶。③被代:被接替。④尚方:官署名。⑤剧职:繁重的职务。(《梁书?孙谦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所知:所赏识
B.固辞不受固:本来
C.竞饷金宝竞:争相
D.高年旧齿,宜加优秩优秩:优待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谦“清慎”的一组是(???)(2分)
①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②谦退遣其妻
③(百姓)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
④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
⑤郡多虎暴,谦至绝迹???????????????????
⑥谦开厅事以待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孙谦任巴东、建平二郡太守时,不用武力镇压境内的蛮人与獠人,而以恩惠进行感化,使得郡中安定。
B.孙谦为人刚直,令人畏服。因此建平王要举兵^造**,事先找借口出使到京都,然后再起兵作乱。
C.孙谦身体强壮,直到年事已高,仍请求担任繁重的职务,为国家效力。最后,死于光禄大夫任上。
D.孙谦每次离职从官府搬出后,因没有私宅,就只得借官府的空车棚居住。这表现了他廉洁奉公的品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详见译文
小题2:详见译文
小题3:详见译文
参考译文:
孙谦,字长逊,是东莞莒县人。他自小就被亲戚赵伯符所赏识,在他十七岁时,赵伯符出任豫州刺史,委任他为左军行参军,他以处理事务得当见称。他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就暂时寄居在历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妹,乡里父老都称赞他敦厚和睦。宋江夏王刘义恭听说后,任用他为参军。他又出任句容令,清廉谨慎,博闻强记,县里百姓把他称为神明。
宋明帝泰始初,他服奉建安王刘休仁,刘休仁任用他为司徒参军,并向宋明帝提到他。明帝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太守。这二郡在长江三峡地区,地方官一直是以武力来进行镇压。孙谦将要上任,明帝命令他召募一千人跟随。孙谦说:“当地人不服从领导,是因为我们待他们不合礼节。不必麻烦役使兵车,以耗费国家资财。”他坚决推辞不接受。到郡后,他广施恩惠,推行教化,蛮人与獠人十分感动,争相献上黄金与珍宝,孙谦加以抚慰劝喻,让他们回去安居乐业,所献的东西一无所受。对于原先抢掠得来的奴隶,孙谦也都将他们释放回家。自己俸禄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部分,他都免除不收。在他治理下,郡中安定,他的威信大增。宋后废帝元徽初,他被任命为梁州刺史,他推辞没有赴职,又被任命为越骑校尉、征北司马府主簿。建平王刘景素将要举兵^造**,顾虑孙谦为人刚强正直,先找借口派他出使到京都,然后再起兵作乱。
齐高帝建元初,他担任宁朔将军、钱唐令,他以简便的方法处理烦杂的事务,以至狱中没有等待判决的囚犯。到他离职时,百姓以他在职时不受百姓的礼物,装载缣帛等物追着要送给他,但他一无所受。每次离职时,因为自己没有私宅,就借官府空着的车棚居住。齐武帝永明初,他出任冠军将军长史、江夏太守,由于在被接替时擅自离开江夏郡,被关押到尚方(官署名)中,不久,被赦免,为中散大夫。
梁武帝天监六年,孙谦出任辅国将军、零陵太守,虽然年龄已衰老,但他还是勉力处理政务,官吏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起先,郡中经常有老虎伤人,他来到后,遂不见老虎的痕迹。天监九年,因他年老,征召为光禄大夫。入朝后,梁武帝赞赏他的清白廉洁,对他十分礼遇。每次朝见时,孙谦还请求担任繁重的职务以效力。天监十四年,梁武帝下诏说:“光禄大夫孙谦。清廉谨慎,名声卓著,始终不怠,是高年老臣,应加以优待。”
孙谦自少至老,历任二县、五郡的长官,所到之处,廉洁奉公。他年过九十,但身体强壮,与五十岁的人相仿,每次朝会,他都比众人先到公门。他努力实行仁义,对自己的要求比他人严格。他的从兄孙灵庆曾在他家养病,他外出前及归来后都要去探问孙灵庆的起居情况。一次,孙灵庆说:“先前喝的水冷热不调,现在还口渴。”孙谦退出后,便将妻子送回娘家。彭城人刘融乞讨要饭,病重后无处收留,他的朋友把他抬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接待刘融。刘融死后,孙谦又以礼进行殡葬。众人都佩服孙谦的仁义作风。天监十五年,他死于任上,当时已九十二岁。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呜,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①满篝,污邪②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③韝鞠,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覩,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为髡为诸侯主客。
注:①瓯窭:犹“杯窭”,形容高地狭小之处。②污(wā)邪:低洼田地。③帣:同“卷”。
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淫:过分、无节制
B.见道旁有禳田者——禳田:收割庄稼
C.先生少之乎?——少:认为少
D.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加:施加、凌压
2.全都体现淳于髡“滑稽多辩”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①数使诸侯,未尝屈辱?②三年不蜚又不呜,王知此鸟何也 ③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④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⑤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⑥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⑥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齐威王初即位的时候,沉迷于酒色之中,朝政荒芜,百官没有谁敢劝谏。但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
B.楚国大举进攻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请救兵,赵王给了他十万精兵千乘兵车。楚国听到消息连夜撤了兵。
C.齐威王同淳于髡谈喝酒的事情。淳于髡趁机委婉劝谏,齐威王称善,并停止通宵饮酒。
D.淳于髡虽出身低下,但他善于巧谏齐威王,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中,其胆识才智确有过人之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D
3.A
4.(1)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