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3 20:13: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乾隆书法亦多,但他于书法方面下的工夫也是最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乾隆把赵字往妩媚方面推向极致,于圆熟处见大方,楷书中有行书笔意,行书中又有草书意味,四方勾连,自是皇家体势,却是流于平平。
①康熙、雍正都崇尚晚明书法家董其昌,追求皇家气象,但用笔爽利,结字严谨,于威严处透露些许书卷气
②题诗题匾一方面是其统治天下的手段,也是其艺术创作的一翼,立轴对联则主要是其书法创作的成果,也可以说是清代宫廷艺术创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③其行政批示是有清一代的重要档案,读书眉批是记录其思想轨迹、学习心得、创作过程的重要史料
④乾隆也是遍临历代法帖,最终选择宋末赵孟頫作为自己的范本
⑤乾隆存世的书法有御批、御览、题诗、题匾、立轴、对联等等
⑥不知道赵孟頫降元为官之事在他的天平中有多大的分量,但赵字的圆润婉转自是符合他的审美追求,也贴近他的处事方式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西望夏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2)古人喜欢用“水光接天”的景象来描写壮阔宽广的生动意境。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秋水共长天一色”展现了一幅意境深远的深秋江天图;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云青青兮欲雨,?    ???????”营造天姥山神奇瑰丽的世界;柳永《雨霖铃》借“念去去,千里烟波,?     ???????”辽阔深远的空间极写离愁之深;苏轼则在《赤壁赋》中描绘了月下长江“???? ????????????,水光接天”那水天一色、浩浩渺渺的迷人美景。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 ___?? ___,冷月无声”更是渲染出一派物是人非悲戚凄凉的意境。


参考答案:(1)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舳舻千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有错误的一组是??(???)
A.感人的事迹,像成串的珍珠数说不完。
B.皎洁的月光像银纱似的照着整个校园。
C.我们的老师把应该讲的东西讲得非常清楚。
D.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工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因为既然说月光像银纱就不应该用“照着”,而应用“披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的古人提出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                    。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确实不主张与外部世界热情交往,不倡导离开家乡宗族独自出行的生活方式。
①中国文化的理想是老子所说的“安其居,乐其俗,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但却只适用于太平盛世的读书人
③中国古代愿意摆脱科举制诱惑跋涉旷野的读书人很少
④多数中国人心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安土重迁”的观念
⑤这种境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又有生动描述

A.②④③⑤①
B.③②①⑤④
C.②③④①⑤
D.③②④⑤①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此题的顺序大致为:引起——观点〈少数人——多数人〉——证明〈引用1——引用2——例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B.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C.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
D.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起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和句子结构形式以及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来判断。B“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后面的“,”号改成“:”。C“(?)”放在“目标”后面。D“《》 ”改成“”。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