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十)
2017-01-13 20:35: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1)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
(2)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
(4)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
(5)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6)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孔雀》)
(7)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8)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
A(1)(3)(5)(7)
B(1)(3)(5)(8)
C(3)(5)(6)(8)
D(2)(5)(7)(8)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2)披(4)擒(6)娶(7)曲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没有听清我的话, ???????了我的意思。
②日本福岛核电站两名员工的病症,???????其受到了超量核辐射。
③做工作不但要考虑到今年,而且还要考虑到明年,??????今后几年。
A.曲解反应以致
B.误解反映以至
C.曲解反映以至
D.误解反应以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曲解指不顾客观事实或歪曲原意,作错误的解释。
反映指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③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指①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②化学反应。③打针或服药所引起的呕吐、发烧、头痛、腹痛等症状。④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⑤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以至指连词,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唯智说过那家伙属于真正的艺术气质,整天闷着头神神道道地异想天开。
B.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C.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D.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中鼎力相助是敬辞,用在自己身上不合适;C项中耳提面命是用来形容恳切地教导,不合语意;D项中长篇大论指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有贬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②绝云气,负青天。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不负众望。
C.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举头望明月。
    ③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④不胜枚举。
D.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②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③无所适从。????????????????④适得其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举:全;②举:抬起;③举:考上;④举:举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乃置酒请之(动词,邀请)
B.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动词,请求)
C.以次进(名词,次序)
D.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驻扎)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动词,谒见,拜见)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