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1-13 20:35: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他在美国留学年,学习的内容很____。
②这个条件对实验成功与否不起什么作用,因此我们可以____不计。
③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反对旧的国际经济____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A.渊博 忽略 次序
B.渊博 疏忽 秩序

C.广博 忽略 秩序
D.广博 疏忽 次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③必用"秩序",排除A、D;②滥用"忽略",故选C。渊博:学识深而且广。广博:学识范围大,方面多。疏忽:粗心·大意。忽略:没注意到。次序:顺序。秩序:有条理,不混乱。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经过专家论证,预计6月初破土动工。
B.宴会过程中,面对造访的宾客,她真诚表示:无论他们在此地开展哪方面的工作,她都会鼎力相助。
C.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D.2009年春晚舞台造型引进奥运团队,舞蹈《蝶恋花》应用了现代高科技造型手段——LED大屏幕,加上舞蹈演员背上漂亮的彩绘,他们美妙的舞姿,实在是赏心悦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项此处指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应该用“通过”B项对象误用。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D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主浯是人,此处主语是“舞蹈《蝶恋花》”,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他特地精心铸造了62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升旗指挥刀________ 给国旗护卫队。
②贫困线下的儿童与奢侈消费的明星,被捐赠者与捐赠者,两方面境况的悬殊一度使明星慈善行为备受 ________。
③在西方,虽然“无车日”不再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但欧洲各国通过减少私车行驶来改善环境的努力并未 ________。

A.惠赠   质疑 中止
B.惠赠 置疑   中止

C.敬赠   置疑   终止
D.敬赠   质疑   终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敬赠”,恭敬地赠送。“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终止”,结束,停止;“中止”,(做事)中途停止。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表达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
驻外使领馆下半旗???????????。?
②2010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③中国传统节日???????????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致哀展示蕴蓄
B.志哀显示蕴蓄

C.致哀显示蕴含
D.志哀展示蕴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致哀”,对死者表示哀悼;“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显示”,显现,表示;“展示”,呈现出来让大家看。“蕴蓄”,积蓄或包含在里面而未表露出来;“蕴含”,包含。)?(答题建模:本题考查的近义词的辨析,一是弄清词语的本义,如“显示”与“展示”;二是注意词语的侧重点,如“致哀”侧重在“表达、表示”,而“志哀”则重在“用某种特定方式”;“蕴蓄”侧重“积蓄”,“蕴含”侧重“包含”。此外还要注意词义的轻重、词义的感情色彩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收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③ 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反映、曼延、总算
B.反应、蔓延、总算
C.反映、蔓延、终于
D.反应、曼延、终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词语,兼顾实词和虚词两个类型。大多数学生在复习中应该遇到过“反应、反映”,“蔓延、曼延”,而且语境清楚。第三组词“总算”“终于”两个虚词可根据语境语感作出判断。①反应: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模写 、复制和再现。根据语境“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所以应该用“反应”。②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四周扩展延伸。曼延:连绵不断。根据语境“火势”,所以应该用“蔓延”。 ③终于:到底,最终,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总算:副词,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表示大体上还过得去。语境“这几年虽然很艰难”,所以用“总算”。此题要积累常见的近义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