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3 20:37: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的居士去拜访一位高僧。中午时分,小和尚见二人谈话投机,便为他们准备了一大一小两碗面。高僧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请他吃,居士不作推让,张口就吃。高僧见他没作谦让,不禁脸有愠色。居士吃完,见高僧未动筷子,解释道:“我确实饿了,如果我将大碗再推到您面前,并不是我的本意。既然不是本意,我为什么要故作谦恭呢?与其推来让去,不如按照自己的本意,简单地处理事情岂不更好。”高僧点头称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愿从我心
或动如惊雷疾电直上九天,或如处子默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正合乎新课标的作文立意,简单明了,不难为学生,注意材料中的提示“我为什么要故作谦恭呢?与其推来让去,不如按照自己的本意,简单地处理事情岂不更好”和后面的话语“高僧点头称赞”,这正体现命题人的意图。最佳立意角度:不作虚假的谦恭(谦让),要按照本意简单处事。其他立意角度:①不作虚假的谦恭(谦让);②做人应实诚; ③学会理解与包容。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之情的一种抒情方式。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根据以上技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2008年,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一经播出,立即轰动全国。特别是其中的主角许三多,更始给全国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明明是个强人”,却“天生一副熊样”。他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却活得很精彩,活得很有意义。无疑,他是一个成功人士,因为他懂得珍惜机会,就像高连长说的:“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手上的事情,我这两天刚接触一个人,每做一件小事,他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好家伙,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试想,我们有几个人能像许三多那样做到这一点?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里,很多人更多的是在炫耀自己的智商,而忽视做好手头的事情。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作文1:
做好手上的事,走好脚下的路


本题解析:
“手头上的事情”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它可以理解为“正在做的事情”或“职责内的事情”。它不等同于“小事情”,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积累”、“小与大的关系”、“平凡与伟大的关系”、“珍惜与成功”等。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立意构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现在进行时;切莫这山望着那山高;等等。
【名人言论】
1、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
2、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与众人一起逃难。路远天热,喉干口渴。路遇梨树,众人皆围而摘梨,唯许衡不为所动。人问之,曰:“此非吾梨,岂能乱摘。”人以其迂腐,讥之:“乱世,此无主。”衡正色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记得有这样一幅画:远处是座入云的高山,近处是一条崎岖的小路;路边坐着一位背着行囊的旅人,正拿着一只鞋在磕。画的下面有这样一句话: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这是一句意蕴多么深远的话啊!其实,这沙子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种种主观的或客观的困扰与烦恼么?那么,面对这种种不顺心、不如意的小事,你将怎么办呢?
  请你以“面对生活中的困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文体不限,可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写感情等等;
     ②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识记字音》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