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3 20:37: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有一天小刘与小杨在公园里玩,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原来有个小孩子掉进了水里,不会游泳的小杨不假思索地跳下去,会游泳的小刘知道水很深,但见此情景也一边高喊一边跳进了水里。
????????小孩子救上来了,但小杨却停止了呼吸,小杨因此被授予“烈士”称号。有人告诉小孩,救他上岸的是小刘,但小孩觉得小杨为救他而献出了生命,脑子里总是小杨的形象。他后来写了篇作文,被推荐到报上发表,小杨的形象写得很高大,小刘只被略带了几笔。
????????几年后,小孩子长成了中学生。他对小刘说:“我总想告诉大家,你才是我的救命恩人,但不知为什么,我说不出口”。
????????小刘笑笑,那是因为我活着。
????????小刘反问中学生:如果现在有儿童落水,而你不会游泳,你会不会下水救他? ????中学生说:会。脸色十分庄重,像要随时去赴汤蹈火。
????????小刘说:我知道了,杨哥没有白为你牺牲。可我还是不赞成你往水里跳,因为你不会游泳。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或听到类似的事情,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以“谁是真英雄”为话题写篇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品”字在词典中有多重含义:①体味,如品味、品尝;②评论好坏,按一定的等级衡量,如品评、品鉴;③品质,如人品、品德……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品”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材料加命题的作文。从所给材料看,品,可以是名词,如品位、品格、品德、品质,人有人品,画有画品,文有文品;也可以是动词,如品味、品尝、品评、品读,可以品味人生百态,也可以品读文学经典、音乐经典……由此考生可以得到如下立意:
(1)品味人生百态(苦难、沧桑、不幸、快乐、幸福等)
(2)品味经典(文学、音乐、美术等)
(3)做一个品质美好、品行高洁的人
(4)品,之于人,之于画,之于文都是至关重要的
(5)用客观、公正的标准品评人、事、物
(6)人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 人在成长,花鸟草虫也在成长。成长有乐,成长有苦。有人期待成长,有人害怕成长。成长让人清醒,成长又让人困惑。现在的你正在经历、感受着成长,成长中的你对“成长”一定有着特别的感悟。
???????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请以“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散文,字数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争”是常态。翱翔的雁阵,飞泻的瀑布,追逐的云彩,拔节的禾苗,无不在“争”中表现自己,绽放美丽。与自然界的“争”相比,人类赋予“争”以更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也有各行各业的争一流、争上游。
  凡事皆有一争,但如何争,争在何时却大有区别。绝大多数人争在平时、争在岗位、争在奉献上,体现出争的风采、争的境界;但也有少数人平日里不愿付出汗水和心血,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业绩,到评先进、评奖项、评荣誉、评优秀时又争得面红耳赤,斤斤计较,似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请以“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识记字音》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