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1)诗中记述了诗人与参寥的哪些交游活动,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蕴含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观潮,春游西湖。
(2)拟人(写成“比拟”亦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伤春暮、怀人。“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 style="WIDTH: 416px; HEIGHT: 50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416" align="center">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l)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客思”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②“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常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乡。
(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3分)
(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达出来的复杂而丰富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1)起句中用一“暗”字,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形容风声。
小题1: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运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修辞手法各1分)<
本题解析:小题1:运用了拟人。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对比手法: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今昔对比,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特点。
小题2: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