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梅花落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4分)
答:
(2)沈德潜在评论这首诗时说;“似徐、庾小诗,不落后人咏梅坑堑。”(《唐诗别裁》卷十一)请结合全诗谈一下你对“不落后人咏梅坑堑”这一评论的认识。(4分)
答:
参考答案:(1)这首诗以花喻人,借繁花凋落的景象写征妇幽怨。(1分)开
本题解析:《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辞”。韵味醇厚,感情逼真,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平实、朴素、风格独特。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时代内容,使得这首婉约的小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极写香浓花腴的灿烂美景,但是,“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花的盛开非常短暂,紧接着的便是凋零、败落。“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这句既是赋,也是比,不仅是写一个少妇欣赏自己后院里的梅花,而是以花喻人。因花开花落而想到时光易逝、盛年不再,这大概是我国古代佳人甚为普遍的心态,因此也就成了古典诗歌一再吟咏的题材。但这首诗还不是一般地感叹岁月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北国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小题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聚散匆匆”内容上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在诗歌中的作用。这是一首送别诗。上片写离别之苦,下片写别后之思。上片前三句写聚,写饯别时对旧日交游的回忆。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 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上片“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 ,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下片又用“后夜相思”三句,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柁尾”(《惜双双》)句意 ,说明此别之后,他的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这样的写法,真是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综上所述这首词主要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了词人的离别之苦和相思之切。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潜《饮酒》)
(2)杨花落尽子规啼,????????????????。??????????????,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4)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
参考答案:
(1)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 闻道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1,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2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1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小题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艳丽??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此诗选材即景抒情的两首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的诗歌,形式较新。此题考查对意象的分析,同一作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的景物描写特点各不相同,要抓住两句诗的主要意象“园花”的描写词语“百般红”、“月”修饰词“明”、“乔木”描写词语“峥嵘”等分析比较其特点。答题步骤先分别概括两句景色特点,然后分别具体分析两句诗所表现的的具体景色及特点。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第(1)小题在本质上同属于形象(包括人、物、景、意境)分析题,但此题要求更高,诗歌中没有直接可用的表现人物特点的修饰词,需要根据“陈居士”所生活的环境和其寻诗的行为揣摩概括其形象特点。答题步骤要先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从人物生活和营造的环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