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5 18:42: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有些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终将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而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添光彩。 ??
  其实,每个人对人生中的错过都会有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假如遭遇一场千年不遇的极寒,你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焚书取暖,你会先烧哪些书?作家马伯庸的选择是将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等列为首选。近日,马伯庸的一篇短文《焚书指南》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许多网友认为这类图书太多太滥又缺乏营养,烧了也不可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读书要有选择
高尔基曾经说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要仔细阅读材料,以此确定正确立意。材料主要讲对书的取舍,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人要多读些经典,享受经典带来的快乐。②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涵养。③图书同质化、粗制滥造、质量低劣不可取。④这几类图书的盛行隐喻了时代的特征,打下了朝代烙印。⑤一个正处于高速发展和急剧变动中的社会,读者的阅读倾向于实用和功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毕竟,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发展到仅为享受而读书的阶段。⑥出版界为读者提供精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路。⑦学会选择,读其中的优秀之作,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株小草生长在田里,和水稻混杂在一起。
一位老农看见这株小草,马上把它连根带叶地拔了起来,对身后的儿子说:“这种草最讨厌,它同水稻争肥料,而且生长又快,只要留下一节根,就会重新长出来,所以我们叫它‘荒田根草’。”说着,就把小草狠狠地抛到大路上,准备把它晒干。
这时,恰巧有个园艺家走过,看见了这株小草,马上把它带回了城里,种在公园里的一块大空地上,每天浇水施肥。为了防止它被游人踩死,园艺家叫工人在小草四周围起了篱笆,插上牌子,上面写着:爱护草地,严禁践踏!园艺家还对工人说:“这种草生长快,不容易死,不久就是一大片,所以我们叫它‘地皮草’。”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欹外,文体不限,且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⑤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找准自己的位置
雄鹰注定要与蓝天为伴,不能与大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位老农和园艺家对待同一株小草的态度,由于老农和园艺家的立场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对待小草的态度也就不同,由此可得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观点和方法,要具体问题分析。从小草的角度,可以得出总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方法。还可以延伸开来,如从用人才的角度构思。所以可参考以下立意:
1.无论是社会,还是用人者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轨迹里运行。
3.总有一款适合你。
4.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现在,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你对“正能量”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给材料作文,要求对“正能量”进行评论。这则作文的关键是立意。可以从“类”、“因”、“法”、“果”四个角度入手。
“类”的角度。也就是论证正能量有哪些分类,哪些能量是正能量。
“因”的角度。也就是论证当今社会为什么需要正能量。
“法”的角度。也即是论证如何获得正能量、弘扬正能量。
“果”的角度,也就是论证弘扬正能量有何作用、意义、影响。
这四个角度,既可以选择一个角度立意,选择相关材料,连缀成文。也可以在一篇文章中,按照顺序,逐一论证。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回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行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入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意范围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敬业与乐业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主一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新材料作文题目。选材是一个真实故事,我们对人物所做的事情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题目分析,第一个,老计每天要走几十里路,这是一个你可以写的角度,第二个,火车经过时老计都会发自内心的严肃地去敬礼,第三个,汽笛声在老计的敬礼中渐行渐远。这里面包含着责任、忠诚、平凡、执着、尊重等话题。沿着这些话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现象,或组织故事或阐发观点都可以。立意主要角度: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定位,人生坐标,就需要为社会、家庭、个人承担一定责任;二、我们的社会是有许多职业、阶层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