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5 18:42: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打开冬天之门/首先要靠近冬天之门,凑合冬天(节选自晋江诗人楼兰的诗歌《靠近冬天之门》)
请以“打开冬天之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也可)。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但不要脱离诗句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打开冬天之门(1)
似是春天里的一窟清泉,沁透你的心脾


本题解析:题解:
打开冬天之门/首先要靠近冬天之门,凑合冬天(节选自晋江诗人楼兰的诗歌《靠近冬天之门》)
1、“打开冬天之门”是一个动宾短语。
2、“冬天”寓意所赋,是解题的关键。“冬天”可赋予的比喻和象征义有:
一、正面积极义:理想之境、人生目标、憧憬的美好未来、筹划的亮丽蓝图、纯真冰洁的情感、和谐共融的社会等。(晶莹美好)
二、负面消极义:冷酷的世界、伤心的领域。战争、灾难、贫穷、困窘、苦楚、冰封的内心等。(冰冻沉寂)
以上两者都可指向个人(自我或他人)、群体、社会、民族、国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诗人看见果农将还未成熟的苹果摘下打包,问道:“苹果还很生涩,怎么就摘了?”果农说:“熟透的苹果,没运到远方就腐烂了;生涩的苹果可以在路上成熟。”诗人说:“你讲得真好!”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不必等到盛春再开花
你知道北方的苹果运往南方,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重点理解“熟透的苹果,没运到远方就腐烂了”“生涩的苹果可以在路上成熟”两句话的象征意义。可以从下面的角度立意。
(1)成熟的事物有其不足的一面,比如衰败、老化、固守等。
(2)事物可以在过程中逐步完美。
(3)不能等到所有条件具备后才行动。
(4)辩证地对待人才,科学地使用人才。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而被拒绝了,她再三要求及坚持得以参加了笔试并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通知你的。”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给经理,说:“不管有没有被录用,请都打电话给我。”“如果没有录用,你想知道什么呢?”“请告诉我,我有什么地方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笑道:“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我付电话费。请你一定打!”经理笑了:“请你把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安徽滁州学院2008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大学生方美娇,新学期把瘫痪卧床的母亲带到校园照顾,恪尽孝道。2008年参加高考前夕,方美娇的哥哥因患重病去世。2010年,方美娇外出打工的父亲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离开人世。今年3月,母亲因事故造成颈椎受伤下身瘫痪。在医院陪护母亲治疗几个月后,方美娇毅然决然地把母亲带到校园照顾。她的孝心感动了周围的人。班主任老师主动将自己在校内的单身宿舍腾出,无偿提供给方美娇母女俩居住。学院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及贫困生助学金等方式为方美娇提供帮助,同学们也纷纷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据2011年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在我们身边,总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令我们心生感动。“最美妈妈”、“最美奶奶”、“最美天使”、“最美仙女”、“完美扑救”……越来越多的“最美草根”,向我们传递着人间的真善美。
根据文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注意: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2011年以来,许许多多的“最美草根”,用他们的无私与善举,向公众传递着人性的温暖。?“最美草根”这道作文题目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最美者”角度,主要表现“人性的善良”、责任、担当、反哺、无私奉献等主题。美就美在并非是一种职业行为,更非是一时的做作,而均是源自于人性的善良。他们的美好情操,反映出我们所致力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已把友善助人的因子深植于人们的心灵,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自觉。正是这样的自觉,让人们在无论何时何地遇到需要救助的对象时,都能本能地主动救助,主动奉献出一颗仁爱之心、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作文(任选一题)(30分)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0到18岁的人为儿童。正处在不断走向成熟、理性年龄阶段的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是一个“儿童”呢?是否感受到有些宝贵的东西正与你渐去渐远?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2)67年前,记者爱德华·肯尼迪和16名同行同时获得二战德军投降的消息后,只有他一个人违背军方要求,对全世界发布了消息。他坚持,“真相可以等,但绝不是为了政治”。结果,他被美联社扫地出门。如今,美联社公开道歉,承认他才是对的——“当战争结束,消息就不应被控制,世界需要知道真相。”只可惜,肯尼迪永远听不到这些告白。他死于1963年的一场车祸。
读了以上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1)本题意在提醒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那些与儿童性相关的可贵的生活状态、精神品质,如童心、童趣、纯真、天真、活泼,求知欲、好奇心、想像力甚至“野蛮”等。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对这些或某一种与儿童性相关的宝贵东西的追求,或是对成长过程中这些或某一种宝贵的东西与自己渐去渐远的反思。写作要围绕“儿童性”展开,以“我”或“我们”为叙述主体。本题要求写成记叙文。
(2)? 1. 材料的整体把握
这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是爱德华·肯尼迪为了“真相”违背军方命令向世界发布德军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