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5 18:44: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青春,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青春,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含情。青春时代充满着年少轻狂,充满着无限生机,充满着美丽自信。青春的步伐不会因困难而停止,青春的旋律不会因风雨而阻挠。青春是阳光,是自信的标志;青春是月光,是优雅的代表;青春是星光,是引领时尚的先锋。让我们扬起青春的衣角,架起起航的风帆,让生命在这里飞扬,让青春在这里启航。
“青春”会让你想起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青春礼赞
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那么青春必是


本题解析:
青春是美的,由此可以联想到选美比赛、健美比赛和各种什么秀。青春是最具活力,也最具有创造力的,由此可联想到那些在年青时就作出巨大贡献的名人、伟人。青春又是纯洁的,由此可以联想到那些锒铛入狱的年青犯,青春需要正确的导航。总之,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可以写自己的所见,也可以写自己的所感。
[写作素材站]
☆青春名言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受。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感受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受。”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哲人问:“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等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不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沉重与责任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所给材料是一个很有哲理的小故事,明确这个故事的主旨、寓意,是保证作文审题准确的一个前提。这个故事比较好懂,难点就在于当“那人”问到:“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哲人反问:“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等哪一样拿出来呢?”这就意味着,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方面都不能丢弃,因为丢弃了任何一方面,人生就会不完整。因此,生活沉重是一种必然。如果放弃其中的任何一块石头,看似轻松了,而人生却出现了重大缺陷,减轻沉重的实质就是逃避责任——逃避作为人生的应该也必须承担的责任。既然生活沉重不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儿子要把一袋种子扔掉。
“一袋好好的种子,为什么要扔掉呢?”父亲问。
“春天过去了,种子留着有什么用?”儿子答。
“等到明年春天,把它们播种下去,不是照样可以发芽吗?”父亲说。
儿子……
请以“当我们错过播种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不得写成简单的材料扩写或续写,不得写成其他文体,不得另拟题目,不得抄袭和套作。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当我们错过播种的季节
错过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做以下审题:
1.对象上:“我们”可以泛指,也可以特指;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因为“错过”是指人的行为与方式。我认为只要写“人”皆可。不过联系自己亲身实际写更好。
2.时间上:“当……”表时间状态,可以理解为当……时,当……后。我认为更应该侧重写错过以后的心态和行为。
3.事件上:“错过播种”,重在“错过”。时态重过去时。错过了,不是怎么错过 本义:错过播洒种子让其生长的机会→目的是收获硕果 引申义:错过了学习,考试,生活,就业,机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市一个交叉路口,因故障,信号灯一直显示为红灯。司机李女士打电话报警后,苦等了40分钟才等来交警。李女士的遭遇被报道后,引发当地市民热议。
有人说:每一位规则的遵守者都值得尊重。如果大家都像李女士一样,交通事故不知要少多少。
有人说:李女士太死板了,不知道“变通”,不知道“灵活”处理。
有人说:现在人们总以种种理由对规则进行“变通”,这其实是对规则的最大破坏。
有人说:李女士报警后,40分钟无人处理,是职能部门失职。
有人说:李女士的做法,无形中击中了我们习惯于重个人眼下效率而轻制度长远建设的社会心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生活中需要变通
对于生活中某些事情,我们需要执着的去追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则材料是针对李女士报警后引来的一些议论、看法。在审题时,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议论者的话题,引起的思考,从他们的角度来立意。如:
人人都要遵守规则,向遵守规则的人致敬,
凡事都要学会变通,灵活处理
三、我们要把个人的效率与国家长远的建设相结合,要有个人服从大局的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