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5 18:45: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________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大白话。__________我却知道,有不少人,_________很多人并非为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去建构自己的人生与生活。____________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为他们生活的另一部分。

A.也许但是而且因此
B.如果而甚至因而

C.如果但是而且因此
D.也许而甚至因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一个空前后是选择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第二个空前后是转折关系,用“但是”表示转折语气偏重,选“而”更符合语言习惯,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第三个空之间是递进关系,选“甚至”更符合语感,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遂使之行成于吴? 成:达成协议,讲和。
B.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亲:亲自。
C.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蕃:生息,繁殖。
D.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其:代词,他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同“岂”,难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儿已薄禄????枝枝覆盖???(2)府吏丁宁???渐愁煎迫
A.两个“相”字相同,两个“见”字也相同
B.两个“相”字相同,两个“见”字不同。
C.两个“相”字不同,两个“见”字相同。
D.两个“相”字不同,两个“见”字也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前一个“相”,面相;后一个“相”,互相。(2)前一个“见” 用在动词之前,有称代作用,可译作“我”或者“自己”;第二个“见”表被动,全句译为“渐渐地被忧愁逼迫”。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既然套话如此不受欢迎、如此遭人唾弃,为什么有些人依然???????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以不动脑筋,少费心思。?????不需要事先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不需要对掌握的情况作周密的分析思考,只要东拼西凑,照抄照搬,就可以??????、滔滔不绝。二是可以不冒险,不担责任。
A.津津乐道既也夸夸其谈
B.乐此不疲不但更侃侃而谈
C.乐此不疲既也夸夸其谈
D.津津乐道不但更侃侃而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津津乐道:形容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乐此不疲:因为乐意,酷爱做某事而不觉疲倦。形容沉浸于酷爱的某件事中。这里应该用“乐此不疲”。“既……也……”是并列关系,“不但……更……”是递进关系,这里表示两种情况的并列,应用“既……也……”。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夸夸其谈”符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省教育系统文艺晚会已经到了节目创作的实质性阶段,文化厅领导会同导演最近召开了几次策划会,兼收并蓄,吸纳了其他竞标方案中的精华。
B.这里的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方官员领导得力,因而经济发展得快,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C.山西发生特大矿难事故后,全国各大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据说里面还掺杂着一些假记者。
D.读词读诗读古文,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蜂拥而至:形容拥挤着过来。A.兼收并蓄:指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 东西都吸收进来,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B.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与“人民生活”不搭配。D.口传心授:先知者口头传授,后学者用心领悟。此处应为“口诵心惟”。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