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18:47: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卢梭: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朱光潜: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能够给我们很好的理想境界。
现实生活中,有人慨叹,美好的东西正在消失;有人觉得,美是神秘的,难以捉摸;也有人认为,美丽就在身边,就在心中……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自选。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这个美丽的世界
纷扰、嘈杂、无人管理——这就是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三位中外名人名言。从所给的材料来看,都是围绕“美”来谈的,而且具有共性。三位名人的对于“美”的名言,就内容来说,主要谈了两大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美的作用;美到处都有。三位名人名言后的提示语,归纳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美”的认识,由于可以看出,命题者就是要引导考生来谈对“美”的认识,而上面三位名人的话,就是从某一个角度谈对“美”的看法,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围绕“美”的一个角度,来谈对美的认识与看法,比如以下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立意:细小的自然美;我发现了他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在下面关于“读书与读人”关系的观点中任选一个作为主旨写一篇作文;也可自定观点,但必须在话题范围内。题目可以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观点1:读书如读人?????????观点2:读书不如读人
观点3:读人如读书?????????观点4:读人不如读书
自拟观点写在这里:?????????????????????????????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话题作文,即以“读书与读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是个关系型的话题,当须辩明“读书”与“读人”这两者的关系,并以此来立意构思作文。好在题目中拟写出了四种关系,考生可从中得到启发。
行文中要注意文章主旨的表达,防止写偏。要做到“读书”和“读人”二者不偏废,既不能抛开“读书”去写“读人”,也不能只写“读书”而置“读人”于不顾。
点评:关系型话题或命题作文,首先要辨明关系,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不能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作文,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蚂蚁的生活哲学有四重奏:第一重:永不言弃。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总之,不达目的不罢休。第二重:未雨绸缪。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第三重:满怀期待。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就会到来,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会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第四重:竭尽所能。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
蚂蚁的生活哲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启发与思考?
从蚂蚁生活哲学的四重奏中,选取其中的“一重”,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参考例文:
永不言弃的青春
青春,就是一场超长的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则材料讲述了蚂蚁生活哲学中的四重奏,切题的角度:蚂蚁生活哲学中的其中一重角度,均算切题。为此,可以参考以下立意:
一、永不言弃或者永不放弃,要有恒心,顽强的意志。
二、未雨绸缪。要有长远的眼光,提前做好准备。
三、满怀期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发挥心理正能量。
四、竭尽所能,全力以赴的工作,奋斗拼搏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以“推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
推挤???
我是一条游鱼,却向往海平面上方的那


本题解析:
思路点拨 “推挤”是个动词。含义有二:一是行为动作,又推又挤;二是排挤,是指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因此有几个写作角度。或写“推挤”的行为是一种游戏方式,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行为状态、思想状态的反映。如同学间的游戏、好感等。也可以写“推挤”是一种恶作剧,是无聊的外在表现,会造成身心的极大伤害。如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事件,就是因为推挤所致。也可以写玩弄手段,对人的排挤和倾轧行为,折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复杂,人性的弱点等。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