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徐文长传
袁宏道 ①余少时见《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一夕,得诗一帙。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呼石篑①:“何人作者?今耶?古耶?”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②文长大试辄不利。不得志于有司,遂恣情山水,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③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与交。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友人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④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独身未贵耳。然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注]①石篑,原名陶望龄,明朝著名学者,号石篑。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后适越( )
(2)皆首称文长先生( )
(3)文长大试辄不利( )
(4)下狱论死( )
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向人,或作书/副词,有时
B.友人力解,乃得出/副词,才
C.卒以疑杀其继室/介词,凭借
D.不得志于有司/介词,表示原因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与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给第③段加粗部分断句。
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第②段概括徐渭的诗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袁宏道主张写文章“不拘俗套”。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请以第①段为例,说说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的不同之处及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C.“临川四梦”指元代剧作家汤显祖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
D.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②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③,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
(朱熹《四书集注》)
【注】①亟:屡次。②科:通“窠”,坎,洼地。③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际。
小题1:请简要概括“有本之水”和“无本之水”的特点。(4分)
答:
小题2:请结合朱熹的注解简要分析孟子以水为喻所阐述的观点。(8分)
答:?
4、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④太后日:“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看,回头看
C.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回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诚能得樊将军首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对刺秦王一事是积极主动的,他表示即使太子不说,他也要请求行动。
B.樊於期之所以愿意为刺秦王而牺牲自己,是因为秦国对他实在是太刻毒了。
C.为刺秦王,太子丹花费百金买下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并让工匠用药水加工。
D.除秦武阳外,荆轲还想和一个朋友同去行刺,但终因此人住得太远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