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5 19:20: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多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B.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们学过的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C.苏轼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被贬黄州后创作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为人称颂。
D.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春》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课文《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张老师说,自从学校开展了“合理支配压岁钱,争当理财小能手”主题教育活动后,好些花钱一向大大咧咧的孩子纷纷为自己的“压岁钱”列出了开支计划,懂得节约了,花钱更理智了。
B.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交易大厅内全场观众座无虚席,全国各地许多花商都是冲着“中国红”而来,交易大厅内的每一次交易都使在场花商爆发出阵阵惊叹声。
C.世界大学生冬运会的比赛曲终人散,中国速滑队在本届比赛中大有收获也发现不足。即将举行的世界杯总决赛与世界单项锦标赛才是对速滑健儿更为严峻的考验。
D.对于两会委员、代表中明星云集的现象,舆论早有质疑,而对于逢会便请假缺席、提案像“小学生作文”等问题更是微言颇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意。不合语境。可改为“大手大脚”。B.“座无虚席”前不能与人搭配。C.曲终人散:乐曲结束后听众散去,比喻某一件事情结束,人们各自离去。D.“微言”与“微词”混为一谈。“微言”指精微的语言,有“微言大义”;“微词”多用于书面语,含义是隐晦的批评。从句意看应为“微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下面一则新闻内容,标题拟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记者5月30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根据国土资源部有关业务司局近日做出的工作部署,为建立健全异常交易地块上报制度,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要对2011年以来成交的地块进行清理,所有异常交易地块均须在6月30日以前上报补报。根据国土资源部不久前推出的有关规定,各地要加强地价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地价异常变动,凡可能出现“高价地”的地区,必须事前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高价地。

A.加强动态监测,掌握地价变动
B.全国为预防地价反弹监测异常地块

C.全国将着手清理异常成交地块
D.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高价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 A.寒冬时节,橘黄的灯光透过窗口,给晶荧的白雪镀上淡黄的光晕,凭添一丝暖意。
B.由他签暑的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那些在催残生命的火中受煎熬的人们以希望。
C.消费品生产行业应该从急功进利的发展模式改弦易撤,重建商业经营的伦理体系。
D.精辟透彻的分析、条理清晰的归纳、缜密严谨的逻辑推理是科研论文的重要特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形/生/或/喁不休/向而泣
B、睨/美 慰/蕴/职 咀赏鉴/味同
C、孤/微/偻/囹 筋疲力/战战
D、蛮/恨/减 橹/唤 牛山濯/不边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