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大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城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僚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别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指饮酒而醉。②战国时期齐国丑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竟坐得免刑???????????????坐:因为
B、而臣以醉见识?????????????见:被
C、应死者乃斩以徇???????????徇:示众
D、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还:又,再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是徐邈“肃清州界”举措的一组是( )
①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②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
⑧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
④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
⑤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⑥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为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的劝谏才得免。
B、魏文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邈不负所望,最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
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百官都害怕他,且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此官职,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
4、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别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C
3、C
4、(1)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河东君小传
[清]顾 苓
河东君者,柳氏也。初名隐雯,继名是,字如是。为人短小,结束俏利,性机警,饶胆略。适云间①孝廉为妾,孝廉能文章,工书法,教之作诗写字,婉媚绝伦。顾倜傥好奇,尤放诞。孝廉谢之去。游吴越间,格调高绝,词翰倾一时。
嘉兴朱冶涧为虞山钱宗伯称其才,宗伯心艳之,未见也。崇祯庚辰冬,扁舟访宗伯。幅巾弓鞵,着男子服,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宗伯大喜,留连半野堂,文燕浃月。越舞吴歌,族举递奏:《香奁》《玉台》,更唱迭和。既度岁,与为西湖之游。刻《东山酬和集》。集中称河东君云。君至湖上,遂别去。过期不至,宗伯使客构②之乃出。定情之夕,在辛巳六月初七日。君年二十四矣。宗伯赋《前七夕诗》,要诸同人和之。为筑绛云楼③于半野堂之后。略如李易安在赵德卿家故事。然颇能制御宗伯,宗伯甚宠惮之。
乙酉五月之变④,君劝宗伯死,宗伯谢不能。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其奋身池上也,长洲沈明抡馆宗伯寓中见之;而劝宗伯死,则宗伯以语兵科都给事中宝丰王之晋,之晋语余者也。是秋,宗伯北行,君留白下⑤。宗伯寻谢病归。丁亥三月,捕宗伯亟⑥,君挈一囊,从刀头剑铓中,牧圉饘橐⑦惟谨。事解,宗伯和苏子瞻《御史台寄妻》韵,赋诗美之,至云“从行赴难有贤妻”。时封夫人陈氏尚无恙也。庚寅冬,绛云楼不戒于火,延及半野堂。向之图书玩好略尽矣。宗伯失职,眷怀故旧,山川间阻,君则“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有《鸡鸣》之风焉。久之,不自得。生一女,既昏⑧。癸卯秋,下发入道。
明年五月二十四日,宗伯薨。族子钱曾等为君求金,要挟蜂起,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宗伯子曰孙爱及婿赵管为君讼冤,邑中士大夫谋为君治丧葬。宗伯门人顾苓曰:“呜乎!今而后宗伯语王黄门⑨之言,为信而有征也。”宗伯讳谦益,字受之,学者称牧斋先生,晚年自号东涧遗老。甲辰七月七日书于贞娘⑩墓下。
(节选自《明清性灵》,有删改)
【注】①云间:上海松江别称。②构:通“媾”,讲和。③绛云楼:明末清初著名藏书楼之一。④乙酉五月之变:明朝灭亡。⑤白下:南京别称。⑥亟(jí):危急。⑦牧圉饘橐:用口袋盛粥食到牲口棚。牧圉,饲养牛马的场所,此指钱谦益藏身之所;饘,稠粥;橐,口袋的一种。⑧昏:通“婚”。⑨王黄门:即王之晋。⑩贞娘:即柳如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能文章,工书法工:擅长
B.宗伯心艳之艳:艳羡
C.孝谦谢之去谢:感谢
D.然颇能制御宗伯御:驾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宗伯使客构乃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久之,不自得奋六世之余烈
C.有《鸡鸣》之风焉斯天下之民至焉
D.邑中士大夫谋为君丧葬吾属今为之虏矣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河东君刚毅的一组是(???)
①君劝宗伯死?????????????????②君奋身欲沉池水中
③宗伯北行,君留白下?????????④从行赴难有贤妻
⑤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⑥邑中士大夫谋为君治丧葬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C项,谢:辞谢。B项,“艳”是形容词作动词,引申为“羡慕”。其它两项不难。
点评:本题所选的四个实词都是文言文常见实词,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也会出现,比如“工”“谢”,所以学生平时复习时要多关注一些沿用古义的词。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副词,才/副词,竟然;B项,助词,凑足音节/结构助词,的;C项,语气助词;D项,介词,替/介词,表被动。
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均为常考虚词,并且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很广。有副词、助词、介词等。考生复习时要分清词类。
小题3:
试题分析:宗伯被追捕,躲藏起来,河东君对他的照顾,④是宗伯赞美河东君。所以排除B、D;⑥是河东君去世后,同乡的士人谋划为其治丧之事,与“刚毅”无关。
点评:本题既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借河东君刚毅的品性给考生以思想上的教化,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种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少尚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西边用兵,守备不足。世衡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朝廷从之,命董其役。夏人展出争,世衡且战且城之。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凿地百五十尺,始至于石,石工辞不可穿,世衡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城成,赐名青涧城。迁内殿崇班、知城事。开营田二千顷,募商贾,贷以本钱,使通货赢其利,城遂富实。间出行部族,慰劳酋长,或解与所服带。尝会客饮,有得敌情来告者,即以饮器予之,由是属羌皆乐为用。再迁洛苑副使、知环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讹者,素屈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世衡与约,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左右曰:“地险不可往。”世衡曰:“吾方结诸羌以信,不可失期。”遂缘险而进。奴讹方卧帐中,谓世衡必不能至,世衡蹴而起,奴讹大惊曰:“前此未尝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率其族罗拜听命。尝课吏民射,有过失,射中则释其罪;有辞某事、请某事,辄因中否而与夺之。人人自厉,皆精于射,由是数年敌不敢近环境。迁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范仲淹檄令与蒋偕筑细腰城,世衡时卧病,即起,将所部甲士昼夜兴筑,城成而卒。世衡在边数年,积谷通货,所至不烦县官益兵增馈。善抚养士卒,病者遣一子专视其食饮汤剂,以故得人死力。及卒,羌酋朝夕临者数日,青涧及环人皆画象祠之。????????(节选自《宋史·种世衡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析:分割。????
B.石工辞不可穿/辞:推辞。 ????
C.间出行部族/间:小路。????
D.尝课吏民射/课:督促。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种世衡有军事才干的一项是( )????
①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
②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 ????
③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
④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 ????
⑤遂缘险而进???????????????????????
⑥所至不烦县官益兵增馈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种世衡具有军事才能。朝廷在西部边境用兵,守备力量不够,种世衡建议在延安东北重新修建一座城来巩固边疆,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
B.种世衡以信义结交各部羌人。他与蕃部中牛家族首领奴讹约定相会,为了不失约,他冒着危险在雪中前行,去见素来倔强的牛家族首领。 ????
C.种世衡善于练兵,以巩固国防。他督促吏民射箭,对请辞事等,都以是否射中为标准,所以人人擅射,数年中敌人不敢接近环州境界。 ????
D.种世衡有令则行。当范仲淹发檄文命令他和蒋偕筑细腰城时,种世衡虽然生病,但也立即起身,带领士兵日夜修筑,城筑成而他却去世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会客饮,有得敌情来告者,即以饮器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抚养士卒,病者遣一子专视其食饮汤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
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于:到
B.恪言非便,遂寝寝:停止
C.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以:因为
D.其党密构于帝构:陷害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恪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 ②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③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 ④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
⑤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 ⑥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
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时最终被罢止了。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4分)
?????????????????????????????????????????????????????????????????????????????????????
(2)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C项,以:介词,用。本句意思为:属吏用剩余的金钱赠送,徐恪将他们赶走。
点评:本题将实词和虚词放在同一题中进行测试,开拓了新的命题形式,但考查的内容相对变少了,这就要求命题者尽可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词命题。
小题2:
试题分析:②是表现了徐恪办事的灵活,随机应变。④指徐恪请求延缓税赋之事,与“刚正”无关。⑤是从侧面表现徐恪的刚正。
点评:这是一道文本信息筛选题,文言文信息的筛选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本题中“刚正”就是限制条件。命题者往往在选项中故意忽略题干中的限制条件。或者在答题区间外找一些信息迷惑考生,如本题中的②④。
小题3:
试题分析:A项,应为“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选项将文本中较难理解的句子进行了解释,符合本题的命题意图。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学会利用文意理解题来理解文本。这类题的错误选项错误点的设置很小,比如本题仅仅是在“及帝即位,又复之”上设了陷阱。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遣:驱遣。(《孔雀东南飞》仍更被驱遣)?摭:搜集。(可根据字形推断)?已:停止。(常见词)?(2)抑:降低(价格)。 为……所……:表被动。(固定结构)??行:施行。
点评:本题较好,考查到的文言现象有一词多义:遣、摭、抑。固定词组:为……所……。两句话包含了多种常见的文言现象。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平时要多积累,多练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既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八尺,多辩辨:辩才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喂。
C.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举丧,吊丧
D.于是庄王谢优孟谢:感谢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②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B.①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C.①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①病且死,属其子曰……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优孟“以谈笑讽谏”,表现了他性情的不羁和思路的不循常规,往往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B.优孟为孙叔敖的儿子向楚庄王进谏,其目的完全是为了报答孙叔敖生前对他的善待,表现了他作为贤人知恩图报的品行。
C.从文中来看,楚庄王虽然在为政上常有过失,但他知错即改的一面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D.楚庄王对待孙叔敖后代的做法,会让所有的忠臣良将心灰意冷,如不及时纠正,将会造成人才的流失,进而影响社稷安危。
11.文言文语句翻译。(10分,每小题5分)
①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译文:
②臣请以雕玉为棺,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译文:
参考答案:
8、D
9、A
10、B
11、1
本题解析:
8.D.谢:道歉,致歉。
9.A.[衣:动词,穿(衣)。B.①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贱,认为……低贱。②贱:形容词,卑贱的。C.①且:副词,将要,快要。②且:副词,尚且。D.①属:通“嘱”,嘱咐,叮咛。②属:通“嘱”,劝,请。]
10.B.“其目的完全是”表述错误,不排除有报恩的心理,但更重要的是从朝政的得失上考虑。
11.①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国君的礼仪来埋葬它。
②我请大王用雕刻着花纹的玉石给它做棺材,在庙里用牛羊来祭祀,用一万户的城镇封赏它作为封地。诸侯听说了,都知道大王您把人看得很贱却把马看得很重。
【译文】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庄王说:“怎么葬?”优孟说:“我请大王用雕刻着花纹的玉石给它做棺材,在庙里用牛羊来祭祀,用一万户的城镇封赏它作为封地。诸侯听说了,都知道大王您把人看得很贱却把马看得很重。”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靠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每天靠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