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5 19:24: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王安忆的《长恨歌》虚构了一个美丽、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不幸的一生和悲剧的命运。从道理上讲,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存在的。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从人生不如意的角度再写两个句子。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句子加横线的部分变换成四个“是”字句。( 可适当增减词语,保留全部信息,语意连贯)?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有碧湛湛的海和青郁郁的山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


参考答案: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山是青郁郁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B.《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了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C.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利,他就以权利相诱。
D.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副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横线处。(6分,每空一分)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懂得进退攻守,??????????????
下联:???????????????????????????????????????????????????
①敢于嬉笑怒骂 ?②一生最恨帮闲 ?③岂仅文坛闯将 
④莫做空头文学家 ⑤临死也不宽恕 ?⑥不愧思想权威


参考答案:上联:⑤③ 下联:④②①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上联首句话的内容,可知,第二句为上句的延伸,在“痛打落水狗”这个问题上鲁迅先生主张,绝不宽恕,所以,下面选择⑤,而根据上联最后的语气为反问,故推断选择③;中的根据上联首字“要”可知,下联首字为“莫”,选择④;从上联中,临死可知,下联正确的应该对“一生”选择②;而根据上联最后句子的文坛闯将,则下联最后一句应该是⑥。那么答案就推定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最主要的一个关键点在上联第二句的推断,学生知不知道“痛打落水狗”的态度,很关键,这个句子推断出来,下面的都会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B.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C.近来,虚假广告满天飞,受害者苦不堪言,其中,有些名人不顾后果,充当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D.经过八小时不畏艰险的攀登,他终于登上了山顶,四顾茫茫云海、巍巍群山,不禁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A项,用于形容技艺已经达到纯熟的地步;B项,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细微悠长;D项,指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