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十)
2017-01-15 19:35: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两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刚才老师的一番话真是金玉良言,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老师这样快要退体的长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参考答案:【答案】
(1)略尽绵薄——不遗余力
(2)殷切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略尽绵薄”是谦辞,应改为敬辞“不遗余力”。“ 殷切期望”不合语境,可改为“衷心希望”。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逾垣脉搏无瑕顾及委曲求全
B.赧然诨号两全其美越俎代庖

C.舂米蛊惑出言无状凭心而论
D.详实诛连浑水摸鱼一锤定音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A.无瑕(暇)顾及  C.凭(平)心而论  D.诛(株)连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qiáo)楚(qū)笔缱(juǎn)(zài)歌载舞
B.(chè)肘名(yuàn)(shè)服喁(yú)私语
C.(zèng)亮开(shuā)(shàn)笑(shì)犊情深
D.压(zhòu)(yùn)车(bǔ)育一(hōng)而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绻”读quǎn;C项中“涮”读shunshuàn;D项中“哄”应读hònɡ。
点评: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常用的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音近字。对于拼音,考生需要平时积累,可采用错题集归类识记法,如A项“楚”、“ 载歌载舞”C项“开涮”D项中的“晕车”为习惯性误读字;A项中“缱绻”B项中“掣肘”、“慑服”,C项中的“锃亮”,D项中的“压轴”为形声字,其读音与声旁已完全不同,易读错,这些平时应多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染/害/踉折/执
B.金鹭分/蒙
C.擅长/郁/蔽脉含情/一相承
D.戏香/心沥血/哑嘲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A.,均读rú;其余分别读?qiānɡ/q iànɡ、?ǎo/niù;故排除A。B.,均读ōu;,均读mèi;其余分别读?1ěi/1éi;故排除B。C.shàn/chàn、?wěng/yì、? mò/mài; D.香/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A.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同志因病逝世后,虽然北京下着鹅毛般的大雪,但到钱老家悼念的人却不绝如缕
B.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C.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D.国家工信部近日召集技术专家及校车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我国校车新标准进行审定,相信不久我国校车新国标将呼之欲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A“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望文生义。这里可改为“络绎不绝”。B“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酒后驾车”行为不属于“无路可走”情况,与语境不符。可改为“一意孤行”。C“移樽就教”:端着酒杯到别人跟前一起饮酒,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D呼之欲出:一召唤他就要出来。形容人物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里所描写的人物活灵活现,特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