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句子排列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3分)
①所以写作评论的第一步阅读,务必要深,要有真知灼见。
②阅读是文学作品评论中一个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写作评论的关键,是要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
④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⑤从文学作品评论的写作要求来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2、单选题 【题文】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佛典记载,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阿育王为在法门寺安置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建塔成寺,以后为华夏王朝所 而成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②《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 。
③他们对生命和利益受到威胁的人们,总是及时地予以各种无私的 。
A.拥戴实行援助
B.仰慕实施帮助
C.拥戴实施援助
D.仰慕实行帮助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的提案备受关注,他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摘自2009年3月12日新华网
材料二: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产生及形体演变过程示例:??????
请你针对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C.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
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日前,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语文在其中4所高校中成了不考科目。对此,校方给出的解释是:“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为了减轻考生负担”“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
【材料2】很多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曾表示,如果哪一天复旦大学要是能够自主招生的话,我第一天先考语文,如果语文不及格,就不用再参加其它的考试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上述材料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