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01-15 19:44: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name="optionsTable">
A.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B.在茅盾担任《收获》杂志主编的时候,凡是拟用稿件,都要仔细审核校对,在稿子上密密麻麻地修改,有时候审稿的意见比稿子本身的字数还多。
C.财政部科研所负责人称,今年油价在现行基础上继续上升已成定局,不过上涨幅度不会太大,可能在0.5元~0.8元左右。
D. NEC通讯市场总监对记者说:“借助‘五一’劳动节晚会平台,不但NEC通讯可以向所有的中国人带去节日的祝福,同时也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成分残缺,应将“在”移到“茅盾”后,或在“都要”前加上主语“他”。C赘余,“左右”去掉。D关联词“不但”位置错误,移到“NEC通讯”之后。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月”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这两首诗中的一首,并联系其它你熟悉的某一诗句,谈谈你对“月”这一意象的内涵的认识。(200字左右)(10分)


参考答案:(10分)评分要点:①有观点,2分;②阐发与分析,6分(能联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下面是一首题为“秦淮晓渡”的绝句,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意境和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潮长波平岸,        。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

A.乌啼月满街
B.月辉洒长街
C.莺啼花满枝
D.草青风低树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1)诗歌一、二句对仗,第二句末字应为平声,排除D项。(2)两句应结构相似,词性相对,据此可排除B项。(3)本诗题为“秦淮晓渡”,一、二句扣“晓”字,画面宁静、空寂、冷落。“莺啼花满枝”写春天富有生机的景象,与整诗意境特征不符,排除C项;(4)A项“乌啼月满街”,由河面景象转向岸上景色的描写。残月未隐,清辉满街,街上寂静无人;乌啼更增加街面的冷落气氛。A项“意境和谐”且“对仗工整”,正确。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在课文《祝福》中,当祥林嫂捐完门槛,自认为有资格和别的佣人一样摆放祭品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请根据这段描写,写一个关于祥林嫂此时心情的心里描写片段,200字左右,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中东局势充满变数,令许多旅游者和投资者退避三舍。
B.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C.沙尘暴的形成,与人类对森林的乱砍乱伐有关。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只顾眼前利益的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D.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退避三舍:对人让步或回避,不与相争 B贻笑大方:被内行人笑话,不能再与被动连用C目无全牛:比喻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不能用于形容整体与部分。)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