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5 19:46: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驾与飙车入刑定罪。在现行民事法律框架中,劝酒、灌酒造成侵权行为,以连带责任追责赔付。请根据下面设定的对象,拟写恰当的警示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格,每句不超过20字。(4分)
(1)对驾驶员:
(2)对劝酒者: 


参考答案:【答案】对驾驶员:把酒问青天,酒驾几人回;开车不喝酒,喝酒不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扩写语段的表达能力。解答此题,可从驾驶员和劝酒者两个角度,以警示性的语句,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喝酒与劝酒方面的警示语。前者要围绕酒后开车的危险角度组织答案,后者要从劝酒的危险与责任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寇来在吾,无尔劳苦。(2分)
⑵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4分)
⑶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4分)


参考答案:⑴敌寇来了由我负责,不必劳苦你们。(宾语前置1分,大意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6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将于2009年10月隆重在山东济南开幕。②开幕式上将开展大型文体表演。③十一届全运会提出了“和谐中国 全民全运”的主题口号。④本届全运会吉祥物为“泰山童子”。⑤本届运动会共有46个代表团的1 000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阶段。⑥本届全运会适逢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运会创办50周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对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大检阅,是一次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体育盛会。
(1)第______处(序号),修改________
(2)第______处(序号),修改________
(3)第______处(序号),修改________


参考答案:①“隆重”的位置不对,“隆重”调到“济南”后。②“开展”与“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是要求学生修改病句,只要注意搭配,就能找到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也许是微乎其微的,老农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吧。
B.除夕之夜,海外华侨、外国留学生通过大使馆捎来对祖国亲人的问候无可非议。
C.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必须怎样写。
D.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参考答案:63.C


本题解析:
A微乎其微:微中有微,即极轻微、极少或极小。应改"微不足道"。B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议论的。必须是引起争议的临界点上的事才说无可非议。D瓮中捉鳖:把动词性成语当名词使用。应改为"瓮中之鳖"。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4分)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自2016年起实施新的高考方案,高考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同时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自2016年起,北京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
                                                                            


参考答案:【答案】北京(1分)中高考改革(1分),总分值语文增(1分)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思考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新闻“标题”要生动,能吸引读者;简洁,标题是对主体的高度概括。在组织答案时,可结合着六要素对导语部分进行删减。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