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5 19:54: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喜迁莺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①锦领②,山西③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①橐鞬: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②锦领:指战袍。③山西:山西,指华山或太行山以西地区。这是暗用《汉书。赵充国传赞》“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成语。
(1)上阙的描绘了一幅什么景物画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想全词,赏析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杂?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1)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4分)
(2)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玉楼春??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小题1:欧阳修字永叔,号 ???????????,是 ???????????代的文学家、史学家。(2分)
小题2:后人在评价欧阳修这首词时认为,本词在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的揭示上极具特色,“字字沉着,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请问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逐层渲染这份感情的?(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草
杨基
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小题1:从诗歌体裁来看,此诗是???。(1分)
小题2: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3分)
小题3: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九日渡江
 ???????????????????????? 明·李东阳①
 ?????????????? 秋风江口听鸣榔②,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 烟中树色浮瓜步③,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注】①李东阳:明代茶陵人。成化八年,以礼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后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这首诗是诗人主持应天乡试时所作。在乡试放榜后,诗人从南京渡江经扬州北上,恰逢重阳,佳节思亲,因赋此诗。②鸣榔:捕鱼时敲打船舷所发出的声响。③瓜步:镇名,东临长江。后面的建康、真州和维扬,分别是今南京、仪征和扬州。
小题1:填空:首联交代渡江的时令、景色和??????;颔联以万里长江之永恒??????百年人生之短暂,寓情于景。(2分)
小题2:颈联、尾联连用四个地名,流转自如。比较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比较两者所抒发的感情的异同。(4分)
答: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理解、分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