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19:55: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936年,文学大师鲁迅在病重之时,在散文《死》的篇末写下遗嘱,其中第五点是对当时七岁的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周海婴没有成为文学家或美术家,却成了个无线电专家。谦逊温和的周海婴,一生过得实实在在,低调平稳,逝世以后得到了好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保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主要内容是谈名人的家教,正是因为有鲁迅先生的训示,才成就了谦逊温和、一生过得实实在在、低调平稳周海婴。由此可见家风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写作可围绕家见的重要性、必要性及作用来谈。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果壳中的宇宙》里曾引用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一句名言:“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这个被禁锢在轮椅上的科学奇才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哈姆莱特也许是想说,虽然我们人类的肉体受到许多限制,但是我们的精神却能自由地探索整个宇宙。”2006年6月19日,霍金来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并作了《宇宙的起源》的演讲。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果壳中的无限空间”。
  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的肉体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果壳”的限制与束缚。但是,人类毕竟是有灵性、有思想的,他们会在“果壳”中开拓出“无限空间”。
  请以“果壳中的无限空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时,我们责怪行走时停顿太多。其实,“人向前走路,抬脚是走路,落脚也是走路,如果只抬不落,我们怎么往前走?”——泰戈尔如是说。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用规范汉字书写;⑤不少于800字。(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赋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关键是泰戈尔说的那句话,关键句是“抬脚是走路,落脚也是走路”,联系前面“停顿”一词,可知,泰戈尔名言的核心是人生方向向前,但是需要不是停顿,而停顿是为了更好地向前。具体操作时,审题立意的角度有两个:
一是从正面立意,人生要勇往直前,不能停顿。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特别是处在人生爬坡的阶段,更是如此,停顿意味着犹豫,意味着放弃的开始。
二是从反面立意,人生不能一直向前冲,一定要适时停下来,观察、思考、反省,从而更好地向前看。不能只顾低头拉车,更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为了达到既定目的,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安全规则,体育竞赛规则,商品交易规则,学生日常行为规则,甚至游戏规则等等。这种情况引发你哪些联想?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或发表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要与材料有关。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
柯灵说:“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不得改编历史人物、名人明星故事。
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③要有细节描写。


参考答案:
永远也不会忘记
那一刻,时间都凝聚了,仿佛舞台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在题目之前,有一段文字,可帮助考生来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在审题与写作方面给考生带来帮助。
题目中应重点关注的是“忘记”的修饰语,那就是“永远也不会”,具体怎么理解它,题前的材料中可以去借鉴,就是对有些人,有些事,“不思量,自难忘”“刻骨铭心”“烙在骨子里”的记忆。
应该写那些内容呢?题前的材料也给出一些启示性的内容,题前材料中说“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可见本题可写的内容还是很广泛的,可以写人,也可以写某个地方。材料中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