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5 20:13: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近日,网上一则题为《我无颜面对的事情: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发帖者称,自己是国家重点院校的一名大四学生,从大三暑假开始就不停地找工作,而她找到的最好的一份工作,月薪不到2000元。可是她过年回老家时发现,很多在外地当农民工的亲戚都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薪,而且包吃包住……于是她感慨:“没想到我竟是混得最差的一个。”
你是怎样看待“大学生月薪不如农民工”这一现象的?请就此事发表个人的见解,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示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正常,对这一现象不必大惊小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类似题目,无论如何评价,首先应明确态度,不可模棱两可。阐述理由时要充分,要关注7分的分值,理由不能太简单。语言表达要规范,不能有错字,病句,错字病句都会成为减分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仿照划线的语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世间万物皆有情,只等我们细细品读。读沙漠,我们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 160;                                                     。这份情怀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久久回味。


参考答案:【答案】读太阳,我们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我们读出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下列有关小说知识的说法不当的一项 [???? ] A.传统小说在叙事时,多用“讲述”方式,这种方式多采用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甚至对小说中的人与事“指手画脚”。
B.作为背景出现的风景,往往对事件有相应的衬托作用,只不过有时是“同调同质同方向”的“正衬”,有时是“反调异质反方向”的“反衬”。
C.虽然小说的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但主题必须鲜明,主题鲜明是评价小说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D.根据福斯特关于“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理论,周朴园、娜塔莎这些人物都属于圆形人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提供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在横线上续写这段文字。
假如生命是云,不要炫耀色彩的绚丽,也不要放浪地漂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滋润万物。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草,不要自卑,也不要小气;要联合起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献出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     着选秀和相亲的电视荧屏送来了一缕清风。自开播以来,“听写大会”掀起了民众汉字听写热潮。小学课堂上惯常的汉字听写,为什么登上荧屏引起了如此强烈的      和共鸣?有人以“数字时代,唤回书写热情;娱乐时代,     原创危机;喧嚣时代,回归传统文化”     其意义。

A.充盈反应拯救概括
B.充盈反应抢救囊括

C.充斥反响抢救囊括
D.充斥反响拯救概括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充盈:形容事物的状态达到了所容纳的限度。充斥:多为贬义,①充满:不准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充斥其间。②众多:寇盗充斥|百树葱茏,百果充斥。此处应用充斥。反应:指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也指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现象和过程。反响:(1)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2)声音从对面发出或折回。拯救:援助使其脱离危难,危险;援救。抢救:对于危重的伤员、病人,采取迅速及时的医疗手段,以挽救生命。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