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1-15 20:34: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列,使语意通畅。(只填写句子的序号)
①理由之一是死海在地质构造上恰好处于著名的叙利亚——非洲大断裂带上,而这个断裂带尚处于幼年期,它将逐步扩大,并与红海海底大断裂带相连。
②此外,一种单细胞的藻类植物也在悄悄诞生。
③科学家门曾预言,总又一天,海水将蒸发告罄,死海将成为一个干涸的盐盆。
④其次,科学家们发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死海中正在繁殖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数量多达每立方米海水中2000亿个。
⑤菌类和藻类的出现,给死海带来一丝生机,看来死海正在复苏,可以预料,它的前途可能是乐观的。
⑥然而,最近人们却惊奇地发现,“死海”不仅不会死,而且大有复苏的可能。
⑦这样,死海不仅不会枯竭,而且有着丰富的补给水源。


参考答案:③⑥①⑦④②⑤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由总到分(或由主到次),纵观这几句话,是说关于死海的“死”,原来认为死海是要死的,但是有很多理由不死,所以③为总起句,说死海的死,⑥中的“然而”表转折说明死海有复苏的可能,下面都是说的“复苏”的理由,①和⑦(⑦中有这样,指代上文内容应放①的后面)说明死海有补充水源,④和②(②中有此外,说明上文已有相关内容,放后面)从微观说明还有可能复苏,⑤是对④和②总结。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清楚理顺材料的说明顺序,还要注意前后照应关系和上递下接关系,尤其是要注意一些连接的词(然而、这样、因此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一应俱全应运而生应当应战
B.乘风破浪千乘之国乘客乘虚
C.鸿蒙初辟开天辟地复辟辟邪
D.转弯抹角天旋地转转变掉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都zhuǎn;A第一、三个读yīng,第二、四个读yìng;B第一、三、四个读chéng,第二个读shèng;C第一、二个读pì,第三、四个读bì)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现实生活中,自行车遗失了,极少能再找回的,即使失主报了警,警方也罕有积极作为,毕竟区区一辆自行车,甚至在某些地方难以达到警方立案侦办的重视度。然而河源启一郎却非常幸运:这位打算骑车环游世界、救助贫困病患的日本青年医生的自行车于2012年2月17日在武汉失窃了,他的好友将此事发至微博求助,很快就得到了5万博友的响应,于是,河源感动地发现,“整个城市都在为我寻找自行车”,同时武汉警方为其提供一辆新自行车方便其环游之旅;很快,20日,其丢失的自行车被人从黑市买回送还。——河源的确享受了一把VIP待遇。由于涉及国际人士,且事关武汉城市形象,此事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也引来议论纷纷。你怎么看?请写出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50字左右。(4分)


参考答案:①肯定网友的热情仗义和警方的古道热肠,提升了武汉城市形象;(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仔细阅读材料,然后根据“观点鲜明,表意清晰,表达通畅”原则谈自己的看法。对材料所写之事,不要笼统对待,应提高角度,从城市形象谈到国民尊严和国家形象。既有肯定也有鞭挞,还要具有辩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zuàn)探书(zhá)采 (xié)焚膏继(guǐ)
B.(zhān)贴(mā)布(shǒu)猎(gōng)筹交错
C.(hùn)沌酩(dǐng)(kāi)拭循规蹈(jǔ)
D.(mēn)热(guàn)洗(zèng)亮(jī)期艾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钻探zuān?? B狩猎shòu?? D期期艾艾qī。依照词义巧记多音字:“抹”,①涂:涂~。~粉(喻美化或掩饰)。读“mǒ”。②擦:~桌子。读“mā”。③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墙。~石灰。读“mò”。“混”,①搀杂在一起:~杂。~和。读“hùn”。②同“浑”。 ~蛋。读“hún”。“闷”,①心烦,不舒畅:愁~。沉~。读“mèn”。②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气。~热。读“mēn”。“期”,①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读“qī”。②一周年,一整月:~年。~月。读“j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激发了不少潜在消费市场,而这部分市场份额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零售业巨头间争夺市场的关键,从而沃尔玛布局这一领域具有必要性。
B.对于孩子的未来,我只做抽象的定向,就是要让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心智优秀的人。给孩子规定或者哪怕只是暗示将来具体的职业路径,都是一种僭越和误导。
C.白乐桥的名字据说源自白居易,本来是茶农的居所,不过,在“小清新们”发现它之前,中国的大文豪们早已在这儿乐不思蜀了。
D.时下的网络文章,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C项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去。A项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其后一般接介宾短语。从上句看,应用“因而”。B项僭越:地位在下的超越本分,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名义或礼仪、物品。D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此处应用“不堪卒读”。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