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5 20:43: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全祖望在《江源辨》中批评李绂的“江源金沙说”难圆其说,系“乃祖霞客而复变之”。其实,作为清代浙东史学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种批评未免有失偏颇。
B.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C.日本最近加快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与中国在对亚洲政治和经济影响方面的竞争与日俱增。
D.对于一种本来合乎科学的道理和方法,听风就是雨,不加分析,不加鉴别,就大张旗鼓地开始宣传,开始普及(比如集中废电池),结果往往是好心办了坏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有失”应为“失之”;B项“并非”和“是”重复;C项“与日俱增”改为“愈演愈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气温???下降,他的心跳也???起来,这让医生非常紧张。
(2)在那???的岁月里,???奋斗的人才会有所成功。
①?艰苦????② 急剧???③ 急遽??????④坚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急剧?急遽?①急剧:迅速而剧烈。如:气温~下降。?②急遽:急速。
坚苦?艰苦?①艰苦(艰苦卓绝):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②坚苦(坚苦卓绝):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和我初中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惠存着。
B.您寄来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有几处我看不明白,特去信垂询。
C.(编辑先生:)承蒙赐教,不胜感谢,谨颂教祺。
D.王老师,今将我发表的一首拙诗抄给您,请雅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惠存”:请对方保存;B“垂询”:上级对下级的询问;C“教祺”:对教育工作者的问候语,D“雅正”:把自己的诗文送给别人时,请对方指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
B.樊将军以穷困归丹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字的理解能力。A行李:出使之人;B穷困: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生活贫困;C婚姻:儿女亲家D鱼肉:鱼肉。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能力。
(2) 姜还是老的辣,这个人那么难缠,__叫你给说服了。
(3)真的诗情和哲理,__僵死的、被线索组织起来的材料,__散文中自由的、动态的有机成分。__说整篇散文是一泓清泉,__诗情和哲理应该是清泉中活泼的游鱼。

A.鉴别到底不是而是如果那么
B.鉴别毕竟不是就是至于因此

C.鉴赏到底不是而是至于因此
D.鉴赏毕竟不是就是如果那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鉴别”和“鉴赏”都有“观察、审视”的意思。“鉴别”重在辨别真伪优劣,“鉴赏”重在欣赏和评价,往往与艺术品搭配;从语境可以说明读者没有最基本的识别能力,所以应用“鉴别”②“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③前一句是转折关系的复句,所以应该用“不是…而是…”,后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所以应该用“如果…那么…”。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