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这首词的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拟人手法。破碎的窗纸随着斜风细雨飒飒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秋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清幽意境的?简要分析。(3分)
?????????????????????????????????????????????????????????????????????????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借助以动衬静创造清幽意境。(1分)“丁丁漏水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一般说来,绝句讲究精炼,不提倡用叠字,至少不象七律用得那么多。而这首七绝的开头两句中,却分别连用了“丁丁”、“漫漫”两个叠词。“丁丁漏水”,动中显静,突出夜的幽静;借助以动衬静创造清幽意境,曲折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凄清孤寂。
点评:“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秋逼暗虫通夕响”以动衬静。
小题2:试题分析:起句写秋月从东方升起,露水虽生,却是淡薄微少,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第二句写女主人公在气候转凉的季节还穿着轻软细薄的罗衣,没有更换秋衣;暗示了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的丈夫。第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结句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诗的前两句是写景,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便展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惋惜之情。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9分)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①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解:①蛩,蟋蟀。
(1)请写出这首诗颔联中对仗的词语。 (2分)
“宿雁”和“寒蛩”对仗,“半江”与“四壁”对仗,“画”与“诗”对仗。(2分,三组全对得满分,漏一组扣1分)
(2)表达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主旨句是“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1分)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3)诗歌的前四句写景绘色,请简要分析其运用的艺术手法。 (4分)
运用近景远景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色,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把秋夜的景色描写的非常真切;(2分)还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半江秋水,清寒秋气是静景的描写,而宿雁成群与四壁的蟋蟀声是动景的描写,相映成趣,进一步描写秋夜的沉寂。(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小隐自题
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注:酒病:醉酒如病。
小题1:从全诗来看,诗人的“趣有余”表现在哪里?从诗人的“趣”中你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怀?(4分)
答??????????????????????????????????????????????????????。
小题2:清代学者纪晓岚评价说“三、四两句景中有人”,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作简要的分析。(5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伴竹而居,观赏鹤蜂,饮酒读书,荷锄春种。从中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小题1: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四层含意:一写远离家乡,“一别四千里”,恨离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颔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思家忆弟(思乡念亲)的行为和情态,属于细节描写,联系相关词语加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