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5 20:58: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不钓大鱼的钓客?
  “享受你的生活,不要与别人比较。”?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其他的钓客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为什么只有你将大鱼丢回河里呢?”这人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大,太大的鱼装不下”。?
  请以“鱼与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材料涉及到的“鱼”是具体的、实在的,但我们审题时却必须对它进行转化和引申。很显然,这里应该比喻为“物质生活”、“生活享受”或是所要完成的任务等等,而“欲”就是人对这种生活或是任务的欲望。因此,“鱼与欲”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欲望和享受之间的关系;再联系材料可以看出,“鱼与欲”这两者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不可或缺,那就是自身的“承受能力”,因为承受能力制约着“鱼”和“欲”,超出了自身承受能力的“欲”是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请以“我与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文体自选;②题目自拟;③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我与空间”的话题要紧紧抓住“我”和“空间”的关系,二者不能偏废。不能仅仅写成“空间”“我了解的空间知识”或“我说空间”;也不能扩大或变更话题,写成“我们和空间”“人类和空间”等等。“空间”的含义也不止一种,有自然的空间,家庭的空间,社会的空间;也有物质的空间,精神的空间,心灵的空间;还有生活的空间、学习的空间,以及现实的空间和虚拟的空间等。
写作话题只是规定了文章的范围或引出主旨的缘由,要针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集中表现了明确的主题,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真知灼见,切忌文章散漫,贪多致滥。不要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话题:走向成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勃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海。”
阅读这段材料之后,请你以“走向成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走向成熟
又一次来到这个小土山上,已经是秋季了。秋风吹


本题解析:
写作提示:成熟的含义有身体的成熟、思想的成熟、心灵的成熟或者认识的成熟,文章应该紧扣成熟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谈一谈对成熟的理解、认识和感受。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猴子的模仿
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因为儿子要结婚,于是决定到山上去伐树做家具。他带上工具,来到山上的树林中砍倒了一棵树,并动手把它锯成木板。这个人住在山下很多年了,经常上山伐木,自然很熟悉伐木的技巧。他在锯木板的时候,把树干的一头放在树墩上,而自己坐在树干上。这样,干起活来就减少了很多体力。另外,他还在锯开的缝隙里打上楔子,然后再锯,过一会儿又把楔子拔出来,再打进另一个新的地方。刚好有一只猴子在树上玩耍。看到他锯树的过程,猴子想:“原来伐木如此简单。”不安分的猴子就产了试一试的想法。这个人干累了,躺下来休息。猴子看机会来了。就从树上跳下来,模仿着人的动作锯起来。正如它想像的,锯起来的确很轻松。但是,猴子刚拔出楔子时,树干一下子合拢起来,夹住了它的尾巴。猴子疼得大声直叫,它极力挣扎,结果把正在休息的人给吵醒了。那人看到这么一只可爱的猴子,就用绳子把它捆了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猴子的行为类似的例子,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请以“猴子的模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做事情只知道一味地模仿别人,而不懂得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原因,不懂得创新,这样早晚会像猴子一样大受其苦的。简单模仿只能使自己陷入困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以“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突出文体特征,力求新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写给易安居士
风吹乱了我的发,


本题解析:
一、文题解读
“山”的意义:自然之山——物质的山;社会之山——精神的山。
“山”的本义:一种地质形成与构造;“山”的引申义:困难,沉稳,高大,有气魄,高度,厚重,恒久,沉默等等。
二、立意选择
1.自然的山给我们的启示,可以写一次游历,看了山以后的独特的感悟。
2.写像山一样的人,有山一样厚重、沉稳、无言的人的精神。
3.小的方面可以选择一个人,大的方面可以选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用某段特定时期的历史来展示)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成语的使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