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15 21:01: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塔山石榴历史悠久,在晋代潘岳所著《安石榴赋》中就有“榴者,天下之奇树,塔山之名果”的记载。②塔山石榴之所以闻名的原因是“色泽艳丽、果大皮薄、味甜汁多”。③塔山石榴目前已形成以塔山为中心,绵延50余公里,总面积超过6万余亩的石榴种植基地生态群落。④为把“塔山石榴”这块金字招牌利用好、打造好,淮北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石榴文化旅游节。⑤文化节带动了当地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形成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多赢。⑥塔山石榴先后获得“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全国优质石榴”等称号,成为淮北市的一张精美“名片”。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序?号
修?????????改

?
?

?
?

?
?

?
?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她告诉我说,近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收集、整理民间故事。
B.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
C.《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里, 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要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3、填空题  下面是上下联打乱之后的四副对联,请仔细品味,然后分别将上下联组合起来。
①日照花如锦  ②青山一鹤归  ③青山一片云  ④碧水双鸥静
⑤暮烟明月暗  ⑥白水千层浪  ⑦残雨夕阳收  ⑧风吹柳似丝
第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他题  默写(下列五道题,限选四道题作答)(8分)
①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②鹰击长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风流总被????????????????。(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⑤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5、单选题  【题文】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是文化塑造了人,还是人塑造了文化;是文化选择了社会,还是社会选择了文化……比起"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古老的论题,这显然更是一个       、复杂错综的问题。
(2)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真是        、丰富多彩。
(3)我国的扇子种类繁多,羽扇、纸扇、葵扇、蒲扇、骨扇……可以说        ,甚称一个扇子王国。
(4)中国人将办事和做戏太         ,而别人却很切实。
A.莫衷一是 包罗万象 举不胜举 混为一谈
B.扑朔迷离 蔚为大观 应有尽有 相提并论
C.莫衷一是 蔚为大观 应有尽有 混为一谈
D.扑朔迷离 包罗万象 举不胜举 相提并论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