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子女的见父母心里不愿意听从劝谏,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
B.做子女的一方面对父母的长寿感到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C.三年不改变父亲在世时候修建的道路,这样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D.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2)以上语段,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美德?并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两个片断,回答下面问题。
???????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
???????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①而为泰②,难乎有恒矣。”(《述而》)
注释:①约:穷困。②泰:宽裕,豪华,奢侈。
(1)把上面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
(2)这两段话都隐含了作者对做人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沈复①
余自粤东归来,有吴云客偕毛忆香、王星灿邀余游西山小静室,余适腕底无闲,嘱其先往。吴曰:“子能出城,明午当在山前水踏桥之来鹤庵相候。”余诺之。
越日,余独步出阊门,至山前,过水踏桥,循田睦而西。见一庵南向,门带清流,剥啄②问之。应曰: “客何来?”余告之。笑曰:“此‘得云’也,客不见匾额乎?‘来鹤’己过矣!”余日:“自桥至此,未见有庵。”其人回指曰:“客不见土墙中森森多竹者,即是也。”余乃返,至墙下。小门深闭,门隙窥之,短篱曲径,绿竹猗猗,寂不闻人语声,叩之,亦无应者。一人过,曰:“墙穴有石,敲门具也.”余试连击,果有小沙弥出应。余即循径入,过小石桥,向西一折,始见山门,悬黑漆额,粉书“来鹤”二字,后有长跋,不暇细观。入门经韦陀殿,上下光洁,纤尘不染,知为好静室。忽见左廊又一小沙弥奉壶出,余大声呼问,即闻室内星灿笑曰:“何如?我谓三白决不失信也!”旋见云客出迎,曰“候君早膳,何来之迟?”一僧继其后,向余稽首,问知为竹逸和尚。入其室,仅小屋三椽,额曰“桂轩”,庭中双桂盛开。星灿、忆香群起嚷曰:“来迟罚三杯!”席上荤素精洁,酒则黄白俱备.余问曰:“公等游几处矣?”云客曰:“昨来已晚,今晨仅到得云、河亭耳。”欢饮良久。饭毕,仍自得云、河亭共游八九处,至华山而止。各有佳处,不能尽述。华山之顶有莲花峰,以时欲暮,期以后游。桂花之盛至此为最,就花下饮清茗一瓯。即乘山舆,径回来鹤。?
桂轩之东,另有临洁小阁,己杯盘罗列。竹逸寡言静坐而好客善饮。始则折桂催花,继则每人一令,二鼓始罢。余曰:“今夜月色甚佳,即此酣卧,未免有负清光,何处得高旷地,一玩月色,庶不虚此良夜也?”竹逸曰,“放鹤亭可登也。”云客曰:“星灿抱得琴来,未闻绝调,到彼一弹何如?”乃偕往。但见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籁俱寂。星灿弹《梅花三弄》,飘飘欲仙。忆香兴发,袖出铁笛,呜呜而吹之。云客曰:“今夜石湖看月者.谁能如吾辈之乐哉?”盖吾苏八月十八日石湖行春桥下,有看串月胜会,游船排挤,彻夜笙歌,名虽看月,实则挟伎哄饮而己。未几,月落霜寒,兴阑归卧。(有删节)
〔注释〕①沈复,字三白,江苏苏州人。②剥啄,象声词,敲门声.此处意为“敲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适腕底无闲适: 恰逢
B.门带清流带:环绕
C.袖出铁笛 袖:衣袖
D.兴阑归卧阑:残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循田膛而西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何来之迟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C.叩之,亦无应者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D.实则挟伎哄饮而己位卑则足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应友人之约去来鹤庵相聚,因路途不熟,误以得云庵为来鹤庵,在得云庵居者的指点下,最终得以与友人欢聚。
B.来鹤庵墙内多竹,环境清幽,深闭的小门须用墙穴中的石头敲击方能使院内的人听见,此小门门额上粉书“来鹤”。
C.竹逸和尚居处雅洁,其好客善饮,沉静少言,又与众人赏月听曲,可见其不拘泥于佛门的清规戒律,颇有生活情趣。
D.众人同登放鹤亭,长空映月,从林披霜,万籁俱寂。星灿弹琴,忆香吹笛,这与作者家乡苏州的串月胜会其乐迥异。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时欲暮,期以后游。桂花之盛至此为最,就花下饮清茗一瓯。(3分)
???????????????????????????????????????????????????????????????????????????????????????????
(2)即此酣卧,未免有负清光,何处得高旷地,一玩月色,庶不虚此良夜也?(3分)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已经
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齐等,同样
C.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借助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蒙受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B.①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C.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小题3: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
①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3分)
译:???????????????????????????????????????????????????????????????????????????????
②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4分)
译:???????????????????????????????????????????????????????????????????????????????
③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2分)
译:???????????????????????????????????????????????????????????????????????????????
④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3分)
译:???????????????????????????????????????????????????????????????????????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松 痴
史震林
松痴老人,家黄山。黄山产异松,常命童负餱粮,策杖信步往探松。稍佳者,辄徘徊之。入山益深松益奇。松之顶,可坐,可卧,可步,可跃;其倒枝横干,可梯,可桥,可栏。下可避雨雪,嚼其叶,甚甘。无虎豹蛇蝮害人之属,有黄帝时青猿,不易见也。其结根悬崖怪石间,不土而活,不水而润。则弃杖,攀援匍匐造之,疲且眩,卧于石,仰玩之。饥时,食餱粮,酌涧泉。粮尽,食松叶。有碧苔附松节,食之芳美。会日暮,寻山舍宿焉。弗值,就松之偃盖者,跏趺①其下,以至晓。童苦之,弗肯从。
一日,独携酒入深山,曲折迷岩壑,青猿跃其前,导之得出。至老兴益豪。胸次高旷,不婴名利,和易坦
直,好善乐施。渊渊然,莫测其量也。庭外植异松百余株,朝夕觞咏。月夜着素袍,步松影,如鹤。喜吹笛,笛已,或抚琴。笛声琴韵与松籁相有无。问得异松者,虽百里访焉。购之弗获,则吹笛于其下而去。邀老人弗往,则每诡言得异松,述虚状,给老人,老人惊,遂曳杖往。因自号松痴老人,郡守额其居曰:“怀葛②遗风”。童孺妇女及贩夫佣仆,无不颂老人者。
跏趺:佛教徒修行的一种坐法。?②怀葛:乃无怀氏、葛天氏之并称。二人皆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古人以为其世风俗淳朴,百姓无忧无虑。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策杖信步往探松。????(2) 无虎豹蛇蝮害人之属
(3) 弗值????????????????????(4)不婴名利
2.在下列加点的词中,与“郡守额其居”中的“额”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倒枝横干,可梯,可桥,可栏 B.童苦之
C.庭外植异松百余株 D.朝夕觞咏
3.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松之顶,可坐,可卧,可步,可跃。?????导之得出。
B.不水而润。???????????????????????????则吹笛于其下而去。
C.寻山舍宿焉。?????????????????????????虽百里访焉。
D.不易见也?????????????????????????????和易坦直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
代汉语
(1)其结根悬崖怪石间,不土而活,不水而润。
(2)月夜着素袍,步松影,如鹤。
5.文中所叙述的老人的行状,特别是划线句与我们曾学到过的???所创作的嗜酒的????相似。
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