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你让小学生用“榜样”造句,他会很快造出一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什么是榜样,他们也许并不领悟其中的意味。
B.高考复读生越来越多,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正常发挥水平,但没考上理想院校。另一类是没有正常发挥水平,希望来年再考。
C.某报刊登的《越来“粤”香还是越来越“湘”》一文这样写道:“喜欢吃辣的广州人越来越多,并且吃出了无辣不香的一族”。
D.“你们——放开我——让我进去——多救一个人——”救援队员小张情绪激动,哭喊着,用断断续续的声音对紧拉着他的同事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项,“院校”后应为分号;C项,句末的句号应在引号内;表示说话的断续用省略号,说话的中断用破折号。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楚辞》由西汉刘向辑录,收集了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0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叙事诗。
B.“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此联所指即“三苏”,其中“老苏”苏洵为文见解精辟,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风度。
C.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体部分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他之所以向往神仙世界,是因为他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
D.唐代诗人既继承了汉魏以来的古体诗,并使之完善,又在前人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近体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离骚》是政治抒情诗)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B.读完诗,我们才大彻大悟,原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不过是个引子,主题之所在则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人生道路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只有在那一念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A鳞次栉比:房屋多且有次序地排列。对象错。B大彻大悟:指对事理透彻了解,全部领悟。强调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对认知对象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词义深浅把握失度。应该用“恍然大悟”或“茅塞顿开”;C师出无名:指出师(军队)没有正当理由,也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史传文以记言和记事为主,其中《尚书》《战国策》以记言为主,《春秋》《左传》以记事为主,《国语》是一部国别史,记言多于记事。
B.诸葛亮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身于“复兴汉室”的事业,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三国演义》通过他的悲剧给我们启示:历史不可改变,但人的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C.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D.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悭吝人》《大卫·科波菲尔》《浮士德》的作者依次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英国的狄更斯、德国的歌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悭吝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里哀。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美国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有趣的试验: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而这个建筑物的窗户如果是完好的,或者坏了一个后被及时补好,那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就不容易被破坏。
(1)这段材料给成长中学生的做人以什么启示?
(2)读完这个材料,就学校管理,请你给校长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客观存在,要克服从众心理,不能受此诱使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抓住核心信息:打破——修补——保持;打破——不修——更坏;在此基础上,从特殊到一般,上升到普遍意义,进行抽象概括。不良的习惯(风气)——改正——完善;不良习气——不改(不矫正)——形成风气。
点评:难度不大,学生基本可以从上面分析的几个点中找到一点答题的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