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5 21:11: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人往往是话说得富丽堂皇,行动上却总是见不得阳光。这种人只能迷惑别人一时,最终会落得被人唾弃的下场。
B.有人认为,文章写得不好就是文字功夫不好,只要掌握了文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种误解。
C.据《韩非子·喻老篇》记载,箕子从商纣王使用筷子的变化预见了商朝的灭亡,这确实称得上是见微知著了。
D.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想一蹴而就是可以理解的,但许多时候往往是欲速则不达。这就需要我们事前思考更周密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冠冕堂皇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本已陷入了伊拉克战争的泥团,现在库尔德武装又在伊北部挑起事端,使得美国左右为难,备受国内外的批评,真是祸起萧墙。
B.大风起兮尘飞扬。沙尘暴在北方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头巾裹发,口罩覆面,遇上熟人只能道路以目。这就是破坏环境的恶果。
C.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第一次主办的奥运会,尽管中国财力不是很雄厚,但有13亿人民的支持,我们就是倾国倾城也要办好这次奥运会。
D.物业有关负责人也多次到李大爷家里看情况,信誓旦旦保证办好此事,可谁料想开的都是空头支票,直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伊拉克不是美国的领土,库尔德武装也不是美国人,所以使用不当。B、道路以目:形容人们对残暴统治者的憎恨和恐惧。这里使用不当。C、倾国倾城:形容妇女容貌极美。这里使用不当。D、信誓旦旦:形容诚恳地发誓。)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则刘病
B.雄州雾列,俊采

C.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D.妪,先大母婢也,二世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BC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D名词活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伏/齿/早/其所有
B.发依/秘 躯/金蝉脱
C.股扬 称称 罢/相形见
D.巨/引 吓/马/水思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古诗中常常将“树叶”写作“木叶”,这是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①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属性。
③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④“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⑤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⑥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A.②⑤③⑥①④?
B.⑤②①④③⑥
C.②⑤①③⑥④
D.⑤②①③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扩展语段》..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