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 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节选自《金史?张中彦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中彦领兴元尹领:兼任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决决:判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3分)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⑥与之约降,事遂定 ,赏而遣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5分)
??????????????????????????????????????????????????????????????????????????????????????
???????????????????????????????????????????????????????????????????????????????????。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5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B(当:处于。)
小题2:B(①不能体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第④句不是张中彦的行为,是“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
小题3:C(不是归附宋朝,是被迫留在宋朝;而返回金朝则没有被迫的成分。)
小题4:(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籍:登记,统计,1分;“民之从乱者”定语后置2分,论:论罪,治罪,1分;句意1分。(2)这个句子中服叛:服从,反叛,1分;不常,没有常性,1分;若非:如果不是,1分;自行:亲自前往,1分;势必:(这种)形势一定,1分。
点评:本题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第2个小题,首先要理解“公正严明”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张中彦的行为,却不能体现他是“公正严明”。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诫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宋史·薛奎列传》)
[注]①涴(wò):沾污。
小题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州缓其狱 狱:案件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纵:放归
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借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小题3: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州缓其狱 狱:案件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纵:放归
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借给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
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 ②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④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
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
小题1:


小题1:
小题1:略

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常不足用。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改用灌溉耕作的方法,年内就积余了粮食三百万石。任益州知州,秦州的州民和少数民族部落共数千人列数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成都有一个妇女告发她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她儿子,他才说:“是因为贫穷没有能力扶养。”薛奎就拿出自己的俸钱给他,并告诫他说:“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他们母子于是就和好如初。薛奎曾经在夜里设筵待客,有守边的士兵杀人,人们都吓得奔逃,薛奎暗中派人将他逮捕处死,赴宴的宾客都没有人觉察到此事。薛奎遇事能沉稳处置、果断决策,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抚州通判、太常博士施侯,为阁于其舍之西偏。既成,与客升以饮,而为之名曰“见山”。且言曰:“吾人脱于兵火,洗沐仁圣之膏泽,以休其父子者馀百年。于今天子恭俭,陂池、苑囿、台榭之观,有堙毁而无改作。其不欲有所骚动,而思称祖宗所以悯仁元元之意殊甚。故人得私其智力,以逐于利而穷其欲。自虽蛮夷湖海山谷之聚,大农富工豪贾之家,往往能广其宫室,高其楼观,以与通邑大都之有力者,争无穷之侈。夫民之富溢矣,吏独不当因其有馀力,有以自娱、称上施耶?又况抚之为州,山耕而水莳,牧牛马,田虎豹,为地千里,而民之男女以万数者五六十。地大人众如此,而通判与之为之父母,则其人奚可不贤?虽贤岂能无劳于为治?独无观游食飨之地,以休其暇日,殆非先王使小人以力养君子之意。吾所以乐为之就此而忘劳者,非以为吾之不肖能长有此,顾不如是不足以待后之贤者尔。且夫人之慕于贤者,为其所乐与天下之志同而不失,然后能有馀以与民,而使皆得其所愿。而世之说者曰:"召公为政于周,方春舍于蔽芾之棠,听男女之讼焉,而不敢自休息于宫,恐民之从我者勤,而害其田作之时。盖其隐约穷苦,而以自媚于民如此。故其民爱思而咏歌之,至于不忍伐其所舍之棠,今《甘棠》之诗是也。"嗟乎!此殆非召公之实事、诗人之本指,特墨子①之馀言赘行,吝细 91EXAm.org褊迫②者之所好,而吾之所不能为。”
于是酒酣,客皆欢,相与从容誉施侯所为,而称其言之善。又美大其阁,而嘉其所以名之者,曰:“阁之上,流目而环之,则邑屋、草木、川原、阪隰之无蔽障者皆见,施侯独有见于山而以为之名,何也?岂以山之在吾左右前后,若蹯若踞,若伏若骛,为独能适吾目之所观邪?其亦吾心有得于是而乐之也。”施侯以客为知言,而以书抵予曰:“吾所以为阁而名之者如此,子其为我记之。”数辞不得止,则又因吾叔父之命以取焉,遂为之记,以示后之贤者,使知夫施侯之所以为阁而名之者,其言如此。(节选自王安石《抚州通判厅见山阁记》)
[注]①墨子:春秋末、战国初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尚节俭。②褊迫:狭隘。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有堙毁而无改作——作:兴建
B.往往能广其官室——往往:常常
C.商良之男女以万数者五六十——数:计算
D.相与从容誉施侯所为——从容:跟从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为阁而名之”的缘由的一组是(???? )
①以与通邑大都之有力者,争无穷之侈
②山耕而水莳,牧牛马,田虎豹,为地千里
③顾不如是不足以待后之贤者尔
④吝细褊迫者之所好,而吾之所不能为
⑤为独能适吾目之所观邪
⑥其亦吾心有得于是而乐之也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游褒禅山记》不同,没有在记游上刻意着墨,而是以记录大段语言来表明观点。
B.本文在结构上条理清晰,先撰写为阁原由,进而阐发命名原因,最后交代作者写作原因。
C.文中列举了周召公体恤人民的事例,以此来表明施侯建此阁是为了追慕贤人,纪念伟人。
D.施侯认为在地大物博的抚州,为官之人应当有闲日美地来观赏游玩,这样可以消忧解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人脱于兵火,洗沐仁圣之膏泽,以休其父子者馀百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民之富溢矣,吏独不当因其有馀力,有以自娱、称上施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C
3.C
4.(1)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蚡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策,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魏其不听。
武安侯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蚡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
武安者,貌侵,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让:责备
B、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立:登上帝王的位置
C、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坐:因为
D、武安者,貌侵,生贵甚——侵:相貌丑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魏其已为大将军后——将军必为太尉
B、武安侯以王太后故——非痛折节以礼屈之?
C、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D、天下吏士趋势利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田蚡骄横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①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 ②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③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 ④蚡以肺腑为京师相 ⑤治宅甲诸第 ⑥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
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汉景帝去世后,太子登位继立,朝廷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
B、田蚡刚掌权就想当丞相,但经过籍福劝说后,面见皇帝,提出把相位让给魏其侯。
C、籍福提醒魏其侯要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否则,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但魏其侯没有听从他的话。
D、武安侯田蚡因皇上虽然刚刚即位但年纪却老了,自己就以皇帝的至亲心腹把持朝政,掌管官吏的升降,引起皇上的不满。?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A
3、B
4、A
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王若虚,字从之,槁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②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③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令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虚自分必死节分:料想
B.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喻:告诉
C.不意晚年乃造仙府造:制造
D.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诚: 如果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若虚珍视名节、不苟趋附的一组是(? )
①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②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③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
④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⑤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解的一项是(? )
A.王若虚任县令期满的时候,百姓都来为他送行,致使他几天后才能动身出发,可见他执政时能够体恤、爱护民众。
B.他在辞令方面很擅长,在翟奕召见他让他为丞相撰写碑文时,他慷慨激昂地辩解,反映了性格中有机警善辩的一面。
C.在文中王若虚是一个重视名节、轻视权贵、血肉丰满、令人敬仰的文人形象;他曾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名节,但是由于形势所迫,最后还是无奈屈从了。
D.在翟奕、元好问的不断催促下,刘祁虽然草拟了碑文,但实际上他不认为丞相以京城归降大元的行为是值得赞颂的,也不主张为他立建功德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立见屠灭。(5分)
(2)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造:造访,到……去。
小题1:①说明他为政爱民,老百姓爱戴他。⑤说明没有立建功德碑的客观原因。
小题1:“最后还是屈从了”有误。“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可见在本质上,并没有为丞相歌功颂德。
小题1:(1)辈:一类人;少:稍微,略微;忤:违逆,顶撞;见,被动句式。每点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属:请,邀请;白:报告;其,祈使语气,表希望;让:推辞。每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