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6 12:19: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填入下列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若为王,就没有人敢呵斥我,________我,除非把我从王位上赶下来。
??②我将把我的臣民________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③第二天,女人给他________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
??

A.指责 一起 收拾
B.指摘 一齐 打点
??
C.指责 一齐 收拾
D.指摘 一起 打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指责:侧重于责备;指摘:侧重于挑出错误。一起:有三个义项:其一,同一处所;其二,一同;其三,一共。一齐:副词,表示同时。收拾:是书面语;打点:是口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要学好语文并取得较好成绩,必须立足于课本,那种脱离课本漫无边际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方法。
B.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的网友认为许校长这一行为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C.北京奥运圣火在国内薪尽火传,已经过了许多城市。据安排,7月25日下午,将由临沂传至曲阜,曲阜也将成为此次圣火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唯一一个县级市。
D.电影《风云2》即将于7月上旬在泰国杀青。昨日下午在摄影棚内,郭富城、郑伊健、任达华、谢霆锋、阿Sa、唐嫣、何家劲等7位主演着戏装接受了媒体采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相当于“终究、到底”。究竟: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袭用:沿袭的采用。鉴别:辨别(真假好坏)。鉴赏:鉴赏和评定(艺术品、文物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面对这倒塌的似乎还在颤动的楼房,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我市赴玉树救援人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理,终于从废墟的夹缝中把这个受伤严重的小男孩营救出来。
B.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C.颇具魅力的淘宝网购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可网络终归有点“虚”,即使再透明,仅凭几张图片,购物者仍不免有雾里看花之感。
D.季羡林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角度勾勒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轨迹,其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扣人心弦:指文学作品或者表演等富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B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致哀:对死者表示哀悼。“下半旗志哀”,表示全国用“下半旗”方式表示哀悼。C. 雾里看花:本形容老眼昏花,后比喻对事物看不真切。D.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

A.乎舞雩
B.东犬西

C.垣墙周庭
D.且硕茂,早以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是名词作状语 其它是名词动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无失其时虽有槁暴
B.始皇既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传道受业解惑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君子生非异也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项,“没”通“殁”。A项,“无”通“毋”,“有”通“又”。C项,“受”通“授”,“颁”通“斑”。D项,“生”通“性”,“莩”通“殍”。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