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6 12:32: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色∕砺∕歌载舞∕誉归来
B.贝∕地∕暮 而不舍∕提纲
C.谐∕调 次∕步 心如意∕拍手
D.块∕楷 写∕家 呱坠地∕名钓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甄别(zhēn)整饬(shì)孺子牛提纲挈领
B.脚踝(huái)慰藉(jiè)功劳薄世外桃源
C.戏谑(xuè)佣金(yōng)划得来惮精竭虑
D.信笺(jiān)谙熟(ān)绝缘体泾渭分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整饬chì,B.功劳簿, C.佣yòng金?殚精竭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指出:房地产领域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居民利益的博弈和冲突。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D.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据统计,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已超过3.3亿。互联网对大至国家政治,经济,小至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B.写文章应该重点突出,详略分明。哪些事例要详写?哪些事例要略写?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
C.“牺牲”一词原是对做祭品的牲畜的通称,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曹刿论战》),后来“牺牲”的意义转化了。
D.剧本对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要求非常高,正像高尔基所说:“在剧本里,他——指作者不能对观众提示什么。剧中人物被创作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而不是叙述的语言。”(《论剧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政治、经济”“学习、生活”;B项问号改为逗号;D项“指作者”加括号。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在这次举办的“当代书法艺术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和流派的代表性。
D.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传给家人,但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项“情不自禁”的意思是感情自然流露,不能自禁。句子用于“双手”,对象错误。B项“竭泽而渔”的意思是排尽水塘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成语的使用对象应是人,句子却用于“渔业资源”,对象错误。C项“等量齐观”意为“把有差别的事物不加区分地同等看待”,不能陈述“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使用对象不当。D项“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技艺、学问等代代相传,用在此处合乎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识记字音》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