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6 12:33: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自选话题,依照横线上的比喻形式造句,字数可多可少。文中的比喻物不能再用,横线前的话可自拟。
只有一种死,永远也不代表毁灭,那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落地的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在人世间,只有精神是不死的,它如同:巍巍的高山,滔滔的


本题解析:选取合适的本题和喻体,最好和例句相仿。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上个世纪一家四代人的姓名,请参照第一代和第二代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另外两代各自命名的用意,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示例1:祖父一代(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  
用意: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2:父亲一代(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李建国  
用意: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  
(1)儿女一代(六七十年代):李运动、李文革、李红卫  
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子孙女一代(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  
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政治运动的追随和狂热。
(2)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触目怵目惊心?窜改?篡改历史
B?正规?走上正轨?交待?交代问题
C?记录打破纪录?淡薄?淡泊名利
D?辨证?辨证施治作客?做客他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做-作)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广(mào)??
B.栏(zhà)?
C.畏(sī)??
D.尘(xiān) 船(yūn) ?
击(zǔ)? ?
叹(kuì) ?
(nì)? 品(yàn)? ?
酒(xù)?? ?
(mèi)? ?
危(bīn)? 筹交错(góng)?? ?
人命(jiān)?? ??
而就(cù)?? ??
撒手人(huá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上下文连贯的一项是()
①"菜篮子"反映供应,反映市场。过去早起排队,有时还空篮而归,现在即使下班后提篮上街,也能买到菜。
②"菜篮子"反映改革,反映物价。过去早起排队,有时还空篮而归;现在即使下班后提篮上街,也能买到菜。
③那么,为什么无知无情的自然景物会异态纷呈,使人身临其境而流连忘返呢?自然景物究竟美在哪里?
④那么,为什么无知无情的自然景物会异态纷呈,人们身临其境会流连忘返呢?自然景物究竟美不美呢?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第一组①②句的区别在于"菜篮子"反映的是"供应"还是"改革",是"市场"还是"物价",从第二句话看反映的是"供应"和"市场",①对,排除C、D,剩下A、B。第二组③④句的区别在于自然景物到底美不美,从前一句话看肯定是美的,④"究竟美不美"是不对的,排除A,选B。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